朱允炆:其他朕也就不说了,朕头顶上那两撮火苗是什么意思?
宋仁宗:朕的图片怎么感觉有点虚胖,还愁眉苦脸的?
武则天:不错,尤其是头冠上的“曌”字看起来很是威武霸气,朕喜欢。
朱棣:红袍是朕?朕怎么还穿着盔甲?
宋徽宗:朕的皇冠呢?朕怎么披头散发得像个疯子?可恶!
宋高宗:为何朕的玩偶是跪着的,朕是天子,怎么能跪?大胆!
朱厚照:这个将军服饰的小人朕喜欢,朕果然还是穿铠甲更威风!来人,将此画像给朕临摹下来!
……
吐槽归吐槽,不满归不满,但这些小人还是很有特点,又栩栩如生,大家还是将图片换成了自己的头像。
不过,除了疑似已经不在的“二世祖”等人,还有一位帝王的头像却一直没换,却是唐太宗李世民。
此时他尚顾不得观看天卷,因为李治正在向他禀报武氏谋反案的最终结果。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3-10-0317:29:28~2023-10-0414:55: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2027111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凄惨戚1
“九郎,这就是你审讯的最终结果?”
看着李治呈上来的卷宗,李世民的脸上不辨喜怒。
李治心情忐忑,但还是垂头回禀道:“父皇,儿臣经过同大理寺共同排查,虽然发现武家曾纵家人行凶,致他人身亡。此外,的确并未发现武家谋反的证据。
武氏在宫中也从未越矩,她宫中的宫人也都严刑审讯过,并未见武氏同行迹不明者有任何接触。”
“所以,你就判了他们全家流放岭南?武氏被送往崇圣宫受戒修行?”
“是的,父皇。”李治硬着头皮答道,“武氏虽未参与武家人行凶,但是受其株连亦应受罚。不过武氏是出嫁女,按律又本应免于处罚。
不过武家行凶,不但致人身死,还致其全家家破人亡,民愤极大。故而除武家一家被流放外,武氏亦应前往崇圣宫受戒修行,为死者一家祈福。”
这是李治同魏相商讨之后的结果。武家谋反没有任何证据,武氏更是如此,身居后宫,并未有任何越矩。可如今生生要治他们家一个谋反,总不能凭空给他们捏造出所谓证据来。
不过经过这番审问搜查,发现武家在家乡很是霸道,老国公在的时候还好,他们还知道收敛。老国公死后,武家兄弟更是无法无天。
他们不但是对乡里,对继母及其所出的妹妹也是毫无恭敬怜爱可言。否则的话,武夫人也不会将十四岁的小女儿送入宫中,说是侍驾,实为避祸。
这次他们全家被抓,武氏兄弟为了脱罪,不但同武氏将关系撇得一清二楚,还信口开河说了很多诛心之言,给大理寺的调查取证横添枝节。
也就是魏相经验老道,一眼识破,这才没有牵连更多无辜的人。
这若是依着他,真恨不得将武家兄弟直接斩了算了。
不过最终经过抽丝剥茧,总算是水落石出。武家的确不曾谋反,武氏更加不曾。
但是鉴于天卷之言,武氏未来可能对大唐造成的威胁,更是为了让父皇安心。他这才判了武氏前往崇圣宫出家修行。
这件事情至此,他觉得已经是非常圆满的结局了。武家被流放,武氏便没了根基,她出家为尼,终此一生常伴青灯古佛,估计再也无法入世,又如何成为一国之后,扰乱朝纲?
就是武氏还不到二十岁,就这样了此余生,有些残忍。但是毕竟她还是保住了一条命不是吗?
“武家流放,武氏前往崇圣宫受戒?”李世民又重复了一遍结果,沉吟片刻后点点头,“好了,朕知道了,这件事情你不用管了,你下去吧!”
李治不明白父皇是什么意思,但是总之就是,这件事情从此刻起就同他没关系了。
虽然这让他松了一口气,但是他心中却有种古怪的说不清的感觉,感觉到父皇好像对他不是特别满意。但是从小到大,他已经习惯了自己不受父皇重视,便也没有再深究。
他决定还是听舅舅的,做好父皇让自己做的事情就好,至于其他,父皇自然有他自己的考量。
李治刚走,长孙无忌就从后面站了出来,李世民头也不回地道:“终究还是少了些杀伐果断呀!”
谋反这种事,向来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更何况天卷已经预知了未来之事,可以说武氏必然是他大唐的大患。但是这个九郎还在跟他讲刑律,实在是古板地同魏相有一拼了。
“但是九郎说的也没错,按律的确该如此。”长孙无忌笑着回道,“若是太子和青雀有他一半的忠厚守正,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长孙无忌的话只让李世民的心宽了一半,若是普通人的儿子,当然是越正直越好,可若是帝王的话,着眼则应该更长远些。只可惜……
看到李世民的样子,长孙无忌知道,他必然是又想太子和青雀了。太子如今已经被贬为庶人,发配黔州,前几日已经启程了。
青雀则被贬为顺阳郡王,也已经启程前往郧乡。而且对这个自己最爱的儿子,他们这位陛下竟然连送都没送,足见对他的失望。想必日后也很难再回来。
所以,如今陛下的嫡子只剩下了九郎。除非陛下对九郎极端失望,否则的话,也不会将皇位传给其他庶出的儿子。
“忠厚的确不错,但是朕就是怕他被有心人利用。”李世民仍旧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