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赵又清忽然听到了声响,他紧张地转过头,竟然看到荆停云手握匕首,刀锋正抵著他的脸颊。
“住手。”
犹如鬼使神差一般,赵又清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把那人的匕首摔在地上。
“相爷。”
两人争执的时候,拐杖掉在了地上,赵又清一时没发站稳,跌进了荆停云的怀里。抬头对上那人惊讶的目光,赵又清却来不及感到羞愤,满脑子都是刚才的情景,让他感到後怕又震惊。
赵又清逞强地站起来,恰巧看到荆停云递上拐杖,他迟疑片刻,还是接过去了。
此时,两个人默不作声地对视,仿佛要从对方的眼中看透什麽,终於,赵又清没能沈住气,他说道,“够了,你回去收拾东西吧。”
荆停云心头大惊,下意识地问道,“相爷是答应了?”
赵又清不自然地转过头,竟不敢和荆停云对视。
“你少得意忘形,我不过就允许你跟著队伍。”
说罢,不等荆停云回答,赵又清赶忙催促道,“还不赶快出去。”
等到荆停云离开之後,赵又清疲倦地坐下来,视线紧锁著地上的匕首,心里越发感到忐忑难安。他说不清这是一种什麽样的什麽滋味,只能感觉到浓浓的焦急之色。他心想,难道自己对荆停云真的不仅仅是记恨而已?
怎麽可能只是记恨而已,若他对荆停云真的再无其他感情,他何必自寻烦恼,又何必总是担心被那人看穿了心思。
赵又清不是傻子,更不可能不懂,只是,他真的不愿意懂。
离开京城之後,赵又清虽然允许荆停云跟随,却不愿意让他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荆停云就和在京城时一样,暗自守在赵又清的附近,不要让发现自己的身影。
赵又清坐马车,荆停云就骑马跟随,赵又清住在行馆,荆停云守在隔壁。几日之後,赵又清开始控制不了自己的视线,走到哪里都会下意识地寻找荆停云的位置。看得到那人的时候,他总是又气又恼,看不到那人的时候,他又觉得心里空荡荡,就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硬生生地把他折磨了一路。
队伍到达前线的时候,战事已经处於末期,然而,战场始终是战场,硝烟弥漫,炮火轰鸣,不由得让人感到紧张。
自从来到边境,荆停云更是寸步不离地守著赵又清,即便赵又清看不到那个人,也能感觉到他就待在附近。从前觉得被人跟著很麻烦,现在倒有另一番滋味,只要想到身边有一个荆停云,赵又清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心。
接连几天,大军不断地收到捷报,夏国的军队几乎是全军覆没,两国的交战总算落下了帷幕。罗广生和赵又清都是朝廷重臣,战事结束之後,难免急著回京复命。大军整顿几日之後,便准备赶回京城。
因为人数太多的关系,军队分成了三路,赵又清身边除了来时的五十精兵之外,还有部分大军跟随,走的也是最为轻松的北面。
可惜,他们并没有顺利多久,队伍走进山里的时候,後方传来轰隆隆的炮火声。赵又清心知不妙,立马派人赶去察看,很快就有将士赶来禀报,原来燕国还有了一批军队,早就埋伏在边境四周,就是为了一举剿灭大军。
队伍里没有大炮,本来就失去先机,更何况,他们根本摸不透敌军的人数……
就在这时,敌军的炮火已经逼近他们,来时的道路早就被敌方炸断,只有越过此山才能逃脱。远处的将士已经跟丢了队伍,就连马匹都被炸得四分五裂。
为了防止目标太大,赵又清把队伍分成两路,命荆停云带领另一批将士离开。接到命令,荆停云万般地不愿意,然而,不等他提出异议,赵又清已道,“我军将士的安危不重要吗?荆停云,除了你之外,队伍里谁能有这样的能耐。”
看到赵又清神色肃然的表情,荆停云如何反驳,他心知不管这人多麽狠毒,对前线的将士总是万分体恤的,若是违背他的意思……荆停云神色凝重,沈默许久,竟然说不出话了。
炮火渐渐逼近,每一次的声响都让赵又清心惊,他是一介文臣,哪里尝过战场的滋味。上山的路只有一条,除了加紧赶路之外,他们根本就别无办法。
好不容易停止了炮火,却发现山路被大炮炸开了,沿途的树木东倒西歪,前方更是蒙著一层浓重的烟雾。一路平静地到达山腰,赵又清忽然感到不对劲了,按理来说,敌军不可能就此作罢,难道埋伏在山里?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赵又清知道是敌军追上来了,赶忙吩咐道,“快,夏国的大军追上来了。”
就在马车加快速度的时候,赵又清发现後方不断地射出利箭,他心下一沈,不由得想到那次行刺的事情,可是,如今已没有荆停云在身边了。
听到後方传来一声声的惨叫,他就知道敌军的袭击已经逼近了,但他们前进的速度却越来越慢,马匹早就疲惫不堪,更不要提将士的身体。四周笼罩在硝烟之中,空气里充斥著浓浓的行气,焦臭在四处扩散,危难在不断逼近,但是,除了加紧赶路之外,他们没有其他的办法。
耳边是撕心裂肺的呼喊声,赵又清的双拳握得紧紧的,他早已不知道心里是什麽滋味,一句“恐惧”已经无法形容他的心情。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荆停云有没有脱险?难道自己就要死在这里?
事到如今,心里还是惦记著那个家夥,赵又清并不後悔把他赶到另一条路,可是,他却无比的记挂那个人。他多麽希望荆停云可以陪在自己身边,先前的那些气恼在生死面前根本没有意义,无论生死都希望有那人陪伴著自己。然而,这一切都好象讽刺一样,明明是自己把那个人赶走的,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