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灯火万千,沿街亮堂,又带着黑夜里独有的绚烂斑斓的色彩,叫人心里都放松了下来。明月茶坊门口,不少公子们相携着入内。
喜春带着赵氏唐氏两个嫂子也下了马车,眼见着明月茶坊几个烫金的匾额大字近在眼前,不少浪荡子弟三三两两的结队入内,赵氏心里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喜、喜春,要不咱们回去吧,你看看这进去的都是些男子,咱们身为女人家,这,这不大好吧,要叫人说闲话的。”
唐氏平日里这么大的胆子,这会儿也一声不吭的。
“怕什么,府城跟村里不同,这里没人说闲话的,嫂子别怕,来都来了,咱们进去吧。”喜春模样瞧着是这里最年轻的一个,面庞还带着些稚嫩,但周身自有一股沉稳气度来,率先朝茶坊走去。
都不消亮出名帖出来,明月茶坊的掌柜便亲自迎了来:“周夫人来了,夫人可是稀客,好久没来了,还是楼上坐坐?”
他言语客气热络,又带着几分熟络之气,赵氏原本还担忧的心安了不少。
喜春也客气说道:“是,还是楼上的雅间儿,置一桌好茶好菜,再请你们茶坊的姑娘来给唱几首小曲儿。”
掌柜一一记下,习惯性的推荐:“近日茶坊来了个善舞的姑娘,夫人可要瞧一瞧这舞姿的。”刚说完,掌柜心里还有点打鼓,据他所知,来他们茶坊的贵夫人们能点两首曲儿已是极限了,多是不喜身段更妖娆的舞娘的,喜春已经似模似样的点起了头:“行,再瞧个舞的。”
掌柜一一记下,亲自引了他们上到楼上的雅间儿,给斟了茶水,这才退下。
人一走,赵氏两个忍不住出了气儿,“这就是那明月茶坊?”
以他们的雅间,既能瞧得见窗外的灯火,也能透过绘着山水鱼鸟的纸窗隐约看见外边的奢华热闹。
成群的浪荡子弟围坐在一处,欣赏着茶坊姑娘的娇浓小曲儿,品酒喝茶,丝竹之声悦耳不断,那水榭之上,仿佛还有女子们在长袖翩盈。
喜春:“是,大嫂,这里就是明月茶坊。”
“这里的女子,擅曲儿,擅舞,擅画,擅诗,娇浓软语,否则又怎能引得这城中子弟尽数往里边钻的?”
赵氏看着这茶坊里的亭台楼阁,不知想到了甚,神色有几分黯然。
喜春握了她的手:“大嫂,既然来了,那就好生听听,你要觉得好听了,那以后咱们就常来。”
她大哥大嫂的房中事喜春不好插手,但要她说,与其黯然神伤,或大吵大闹,叫人越发不想家来,倒不如把心思放几分在自己身上,多给自己置办些衣物首饰,多在外边看看、瞧瞧。男子要增长见识,她们女子也是要的。
你不花他挣的银子,那银子不也给别的不认识的女子挣了吗?
不多时,两个姑娘相继入内,隔着屏风与她们见了礼,一人弹着琵琶唱着小曲儿,一人伴着曲儿声舞姿优美,一举一动皆带着女子独有的风情来。
喜春给两位嫂子甄了壶温好的果子酒,吃着好菜,喝着好茶,吃着好酒,慢慢品味。
宁为在沈府耽搁了许久,到天黑尽了才一路寻到了周家,报了家门,被门房给引了进去。无独有偶,宁为前脚才踏进周家,兄长宁书也踏着夜色来了。
兄弟俩都是来周家要人的。
宁为不想麻烦妹子夫家,知道唐氏在,便想把人接了回去,也好不误了小妹和大嫂的正事,小妹来信是请大嫂来,她来凑甚热闹的。
宁书是在家中见到了喜春写给大嫂赵氏的信件,上边写着甚听曲儿,明月茶坊云云,这些字眼跃入宁书眼中,叫他哪里还能坐得住的。
“不必麻烦妹夫了,我接了你二嫂便家去了。”宁为道。
宁书跟着点头:“对对对,家中还有事呢,你大嫂也不便多加打扰。”
周秉早早安歇,正捧着书看,一听下人禀报,只批了件披风就过来了,闻言,脸上也不大好看,只对着两位大舅哥,还是好言好语的解释:“二位嫂嫂跟喜春出门去了。”
“出门了,去哪儿了?”宁为觉得,唐氏果然是来麻烦人的。
宁书想起那封信,心里忐忑:“不、不会是去明月茶坊了吧?”
“明月茶坊?大哥,那是何处?”
周秉点点头。
宁书脸色大变:“妹夫,你糊涂啊,那明月茶坊是何等地方,你怎么叫喜春她们几个女子踏足那等地方的,那、那可不是良家子弟该去的!”
提及此事,周秉脸色更差了些。
喜春把大嫂的苦楚看在眼中,很是替大嫂不平,又不好插手别人的房中事,便跟他说起。周秉一时没有防备,便说了句,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这明月茶坊勾起的,也能由这明月茶坊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