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妙一路读完硕士、博士,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进入一家吉塔500强的企业。公司总部就在吉塔共和国的首都星。
姜妙薪水丰厚,勤勤恳恳地工作了五年后,在心仪的地段买下了一套满意的房子。
在房子的过户手续完成还不到五分钟的时候,姜妙就收到了来自政府的贺信:
【恭喜您!您已经获得了参加“基因优选育儿计划”的资格,随时可向政府提交基因匹配申请。在“基因优选育儿计划”内出生的孩子及其父母,将获得国家提供的最优厚的育儿支持。公民,快伸出你的手指,点击“申请”吧!】
在这个科技把人类从家务中解放出来的时代,生孩子不疼,养孩子不累。生孩子最大的阻碍,反而是准爸爸准妈妈的耐心,尤其是选择当抚养人的那一个。
姜妙还是“孩子”的时候,可以说几乎完全不会给张雅添麻烦,即便这样张雅都在后期开始失去耐心了。
这个时代的人太过注重“自我”,把自我的快乐和利益放在了其他一切之上,要不是政府给了实在足够丰厚的奖励以鼓励大家生孩子,恐怕没有人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生育上。
这其中,优选计划中出生的优生者享受到的政府提供的资源,远超普通的自然人孩子。姜妙从幼儿园开始就和自然人孩子分开了,一路上的都是专给优选者的学校。
读的大学也是一流学府,学校里几乎没有自然人。
二十六岁就能在首都买房,即便在优生者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
新房子上下左右的邻居虽然几乎没见过,也都不认识,但当初看房的时候中介就信誓旦旦地保证了这个社区的业主全部都是基因优生者。
享受过这么多既得利益的姜妙,在收到这封来自政府的贺电后,一个人在新房子里想了很久。
在这里,她再也无法拥有一对会担心她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天冷了有没有及时加衣服的父母了。
但也许,姜妙想,这是她该走出“孩子”的角色,去成为“父母”的时候了。
前世的姜妙并不是不想要孩子,她只是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男人。低质量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姜妙因此一直单着。
但在这里,一切阻碍她生孩子的因素都不存在了。
她不需要一个丈夫,只需要一个像科索先生那样健康的精子提供者,合格的育儿伙伴。
生孩子的过程据说也是不疼的,她甚至可以不用自己生,她就是科索先生通过植入人造子宫生下来的。科索先生通过这十个月的负累,换得了不少的公民系数加分——这加分是专门给生育者的。
即便她选择做抚养人,生孩子都不会对她的工作产生太大的影响。在孩子必须有人照看的前三年,每个育儿者都被强制享有一年六个月的育儿假,两个人轮
流休假,就能把这前三年对付过去。
有在职员工成为育儿者,公司会从政府那里得到补贴,如果是基因优选育儿者,公司还能得到减税的点数。因此,有计划打算生孩子的求职者,是很受企业欢迎的。
而只要前三年对付过去,接下来从幼儿园到高级中学有一整套完善的教育体系。白天在学校上学,晚上回家也有各种家用辅助科技照料生活。抚养人根本无需操心诸如吃饭穿衣之类的事情。
总体来说,养育孩子的成本不高,养育一个基因优秀的优选者甚至是回报丰厚的,非常划得来。
姜妙越想越觉得美妙,越想越觉得应该生一个孩子。
姜妙和张雅女士在一起生活这么久,自然而然地付出了感情,对方却没有予以相等的回应。这种情感的淡漠令姜妙颇为受伤。
姜妙觉得,如果自己做了妈妈,一定能像上辈子的妈妈那样爱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能像这辈子的妈妈一样,允许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不干涉对方的生活,更不可能去催婚催育。
仔细想想,这简直……完美啊!
姜妙于是点击了那个“申请”按钮,怀揣着美妙的憧憬,填完了所有的表格,然后被系统告知——排队等摇号。
姜妙:“……”==
这一排队,就排了八个月。
星期一的早上,姜妙在四人公交里遇到了熟面孔。
长期在固定的时间往返于固定地点间的通勤一族
,很容易在公交车上养出一些熟面孔。姜妙和这个紫发女人共乘过很多次,算是很熟了。
这种情况,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公交车友谊。
这是社畜们十分喜欢的一种社交方式。固定路线上经常碰面的人,很大概率大家的经济水平、社会地位都相当,倒推一下,学历、见识也不会相差太多,通常能谈得来。
而在短暂的路程中,大家的社交又都是浅尝辄止,通用潜规则是顶多交换名字,很少交换通讯号。因为大部分人倾向于表现出自己更好的一面,交往不会深入,也就不会看到缺点和短处。那么这样浅而短的社交,就是令人愉悦的。
而如果向对方索要通讯号,就要考虑好有被对方在交通路线中筛选下去的风险。
打完招呼,紫发女人就笑着问姜妙:“有个绿头发、瘦瘦的男人,你是不是把他筛下去了?”
姜妙耸了耸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