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餐之间的加餐,用四川方言怎么说?
过去一般农村栽秧挞谷、修房造屋等需要请人帮忙;或逢年过节亲朋到访等,好客的四川人在正餐之间,多会准备面条、饼子、汤圆、醪糟蛋等为他们加餐。有时也叫吃点“开水”,这“开水”可不是白开水,基本等于“醪糟汤元蛋”了。
四川方言丰富多彩,关于正餐之间加餐的方言称谓,有好几种说法。
一、打腰火
这个说法的地区较少,大概是川南自贡、宜宾一代有这个说法。四川着名的建川博物馆创始人樊建川先生出生于宜宾,他有次在微博中就提到了“打腰火”。未查到具体来源,大概是字面意思:正餐离不开生火;腰,人体中部。“腰火”就是正常生火时间的中途生火,引申为加餐。就不展开了。
二、打腰台
“打腰台”常误为“打幺台”,其实是错误的。
“幺台”指川戏最后一台戏,戏曲结束之意,所以引申意为结束、完结。“幺台”中间还可以加限制语,比如“幺不到台”,就是下不了台、收不了场之意。
而“打腰台”的“腰台”,其实是来源于梨园的称谓。
旧时演高台戏,会会在“正会”的上午演出中给戏班送犒劳,谓之“送腰台”,鼓励戏班演员继续卖力唱戏。
送的“腰台”一般为大肉、粉条、豆腐、馒头等食物和装现金的“礼封”,用大盘端着,故意从观众中走过,直送舞台。
清代四川才子李调元《童山诗集》里赋诗一记:
本因祈雨酬神戏,翻为雨多酬不成。
赢得豚蹄兄妹共,腰台多谢社翁情。
豚蹄,即猪脚。
有些地方分得细,早餐与午餐之间叫“打腰晌午”,午餐与晚餐之间加餐叫“打腰下午”。通称也都叫“打腰台”。
川北、川中、川东的广元、绵阳、遂宁、达州、巴中以及重庆等许多地方都把加餐称“打腰台”。
三、打腰站
明清时期,“腰站”为邮驿组织形式中驿、站等的补充,“腰站”即为两驿站之间为节省马力而设的邮驿组织形式。当人们频繁地于“腰站”休息或吃点东西,便衍生出表示休息、进食义的“打腰站”一语。
《汉语方言大词典》:打幺占(动〉:稍事休息,正餐以外吃点东西。西南官话。四川重庆。”此处“打幺占”应作“打腰站”。
《汉语方言大词典》:腰站(名〉:休息住宿的地方。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大竹县志》:“歇气时,吃泡粑,荷包蛋,称为打腰站”。
《江安县志》:庄户人家车水,栽秧打谷,上下午各加一餐稀饭或米粑,俗称“打腰站”。
《武隆县志》:早晨要吃汤元类的甜食“过早”,上午,下午歇气时要吃糍粑之类食物称打腰站。
《云阳县志》:“在早、中饭和中、晚饭之间还要‘打么站’,由主人将饭食送到田间,大家席地而坐,喝‘转转儿酒’。”此处“打幺占”应作“打腰站”。
综合上述一些资料,可见历史上“腰台”、“腰站”的“腰”就常见误作“幺”的现象,或许是“幺”笔画少,更容易写?
四、打尖
打尖,在北方方言指行路途中吃便饭;在粤语则指人不守秩序而插队的行为。
在四川方言中指任何两正餐之间的补充体力的加餐。
“打尖”一词何来?
有说“打尖”来源于“打火”,因‘火’字而误为‘尖’也;有说打尖其实是打间,也就是到客栈吃饭的说法,但是被人错误地用尖这个同音字代替了间,所以才会有打尖的说法。
下文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
先说说另外一个与餐食无关的“打尖”。
过去农村,多木制品。桌椅板凳时间久了,木头水分被风干,原有榫卯处很容易生松动摇晃,这时候就会找点木质较硬的小木块,做成木楔子,用以加固桌椅板凳。
在过往,木楔子在民间的口语称呼,就叫“尖”。钉上木楔子的过程,就叫“加尖”或“打尖”。
过去因为识字人不多,以及这些说法多用于口语,民间也没人去考证“尖”的本字是怎么写的。现在就很容易考证了:木楔子的俗称“尖”,其实是“櫼”字。
櫼,音jian,本义木楔。
《说文》子廉切,音尖。楔也。
南方各方言大都有使用“櫼”字,如徽语、闽语、吴语、粤语、湘语等。
钉上木楔子的过程,“加尖”或“打尖”,就应写作“打櫼”。
我们知道,汉语词汇的含义经常由本义引申出不少新义。笔者推测:
、在粤语中“打櫼”则引申为指人不守秩序而插队的行为。(经查询,该行为的“打尖”,粤语本就应写作“打櫼”)
、桌椅板凳松了需要“櫼”来重新稳固牢靠,人的肚皮空了需要东西适当补充体力,故在四川方言中,“打櫼”引申为加餐。因为“櫼”本来属于生僻字,加上“櫼”的形状也是一头尖尖,还是同音,就被借音写作“打尖”。
喜欢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请大家收藏:dududu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