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乡村文学>金鹧鸪百度 > 疏勒(第1页)

疏勒(第1页)

夜风彻夜地刮着,西北的平原,就算是盛夏仍然呼啸凛冽。

白帐篷上立着的帅旗猎猎乱飞,绥绥抱膝蜷在李重骏那张铺着玄青狐皮的坐床上,厚实的牛皮大帐涂了桐油,在烈风里岿然不动,连帐内青白色的烛烟都仍袅袅升腾。

可她隐隐听见战马的嘶鸣,只觉得不安。

已经一天一夜了。

他们离开营地已经一天一夜,李重骏走的时候那样意气风发,临上战场还不忘奚落她,绥绥本以为这只会是一场小小的战事……毕竟对于生活在玉门关的人而言,打仗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常见。

何况敌方还只是一座寺院。

但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两天过去了,她不仅没有等到凯旋的军队,驻扎在营地的援军也源源不断奔赴前线。放眼望去,只见漫山遍野的空帐篷,在月光下反映着盈盈的光,像静悄悄开放的白花。

到了第三天,连管炊火的小兵都被叫走披上盔甲。

而绥绥真的开始忧心了。

她不愿再呆在帐篷里,开始帮着余下的人一起磨面粉,晒马奶干,当有小兵回来要补给干粮的时候,好给他们带到前线。

绥绥自己都没不好意思,卸掉钗子,扎起袖子,抢着干这干那。倒是那些小兵,把她当成魏王的女人,都不敢和她说话。

她只好一个人无聊地把大桶马奶倒进锅里,熬熟之后再挑奶皮晾晒。

也因为无聊,她渐渐留心那些小兵的交谈,发觉他们总是把贺拔的名字挂在嘴边,敬虔地说个没完,简直像是崇拜。

“魏王殿下如何,我不好说的,倒是有贺拔将军,一定出不了岔子!五年前,打西突厥那场仗,听说过吧?先上阵的那些叫敢死之师,两千个——两千死士,最后就活下来不到三百个,里头贺拔将军杀得鞑子最多,‘验首’的时候,他一个人砍了三十个脑袋!”

他们都叫他贺拔将军,尽管都司和将军之间至少差了四个品级,

“那时候儿的统领就是咱们杨将军,后来跟着杨将军南征北战,嘿,不是我说,要不是因为将军出身弘农杨氏,而贺拔都司有点胡人血脉,又跟咱们似的是个没名没姓的田舍汉,这将军的名头,指不定……”

那小兵说得忘我,混忘了晒棚下的绥绥,直到被另一个小兵戳了,才忙住了嘴。

其实绥绥还是挺想听下去的,贺拔这些年来的事,她全然不知,听起来像是听说书。

其实,他们从小就认得。

小小的永庄,一个在村西头,一个在东头。他们不怎幺熟悉,因为贺拔生着一半的胡人脸,在这个汉人聚集的村落,所有人都讨厌他。

他也不爱说话,总是沉默地吹着胡笳。

绥绥倒不以貌取人,夏天的时候吃着葡萄经过陇头,看见他在吹胡笳,还会笑嘻嘻地送他一串。可是后来,乌孙的铁骑踏碎了她无忧无虑的幼年,她的爹爹死了,她的娘死了,被乌孙人杀死。

那些恶魔,一个个,尽有和贺拔相似的脸。

埋掉了爹娘破碎的尸首,从未谋面的舅舅来接她。贺拔也来了,莫名其妙地,送来一罐羊奶干。

还有他的胡笳。

可绥绥恨极了他那张高鼻深目的脸,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抢过他的陶瓷罐子摔碎,又把他的胡笳丢在地上,踏扁扁,大哭着跟着舅舅走了。

她被舅舅卖掉,是两个月之后的事了。

而再见到贺拔,已经又过了八年。

她十五岁,在凉州府下的小县唱戏。那晚是唱粉戏——给一班马上要去送死的低级死士演,因此要多下流,有多下流。

他也在。

据说当晚,他是把刀拍在桌上,拍碎了账房里的一张八仙桌,才以极低的价钱把她赎出来的。没办法,那时候快打仗了,世道乱,狠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而行伍中的敢死之师,又是亡命徒里最不要命的。

他同行的伙伴都起哄,说他贼心不死,临死前还要快活一番。但贺拔什幺也没有做——绥绥至今都觉得震惊,他在客栈租了小小的一间房,把身上所有值点钱的东西都给她,让她明天天亮就走,离开这里,回去永庄。

他的娘也死了,房子空着没用,可以给她栖身。

反正他这一去,是不可能回来了。

绥绥呜呜地大哭,比八年前哭得还要大声,贺拔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寡言,坐了一会,便要走了。

她连忙拉住他,因为羞愧,因为无以为报,她慌不择路地说,“我给你……贺拔,我给你……留个后罢。”

贺拔很震惊地回头看她。

他没怎幺变,依旧是古铜皮肤,极高的鼻梁骨,硬朗又苍劲。只是眉目更细致了些,多了两分像汉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