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乡村文学>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免费 > 036捉虫(第3页)

036捉虫(第3页)

总之这汝颍固多奇士的产物之一月旦评,在曹操这里是得了这么个支使的结果,怎么想都觉得有意思得很。

也正如杨修所说,这月旦评本是在汝南清河岛上举办的,自然不在洛阳,倘若是寻常情况下,乔琰到了这洛阳来,是不可能见到许子将的。

可偏偏因为黄巾之乱的缘故,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颍川长社之战前,就已有黄巾势力流窜到了汝南地界上,因汉军首战失利,许劭和堂兄自然是要担心一番他们倘若还身在汝南的话会否有什么危险。

想想洛阳八关的守卫,怎么都要比黄巾随时可能大举攻来的汝南安全得多,他们便转道来了洛阳。

但来是来了,以许劭的作风却也只住在了洛阳西南方向郊外,也因有黄帝祭坛而被称为黄郊的鼎中观内。

鼎中观还真不能望文生义觉得这是个道观,这个“鼎”字的由来乃是“武王伐纣营洛邑而定鼎”的意思,姑且可以将其视为历史沿革的纪念遗迹。

许劭的这个决断也让洛阳士人对他更高看了一眼。

既抵洛阳,便免不了和权贵接触,但许劭显然做到了不为外物所动。

他经营月旦评多年,可以说已经有了资本凭借这个“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的评价,得到三公的看重,从府掾的位置做

起,直到一方州郡长官,他却并未这么做。

而是居处洛阳之郊,继续这可称为“汉末人物点评月刊”的行当。

也正因为如此,即将到来的六月初一之评,并未因为汝南士人的缺席而让清议之风有所衰减,反而因洛阳士子的追捧,在这六月初一未到的当口,一向少有人至的洛阳郊外,围绕着鼎中观,多出了不少人来。

他们或是持书而立,或是幕天席地而坐,在乔琰和杨修抵达的时候,举目四望之间竟有种形似“浴乎沂,风乎舞雩”的盛况之感。

“童子六七人……”乔琰扫了眼杨修和他身后的那些个小跟班,觉得这个情景更像了。

因乔琰这话说出也不过是个自言自语罢了,杨修并未听清她在说什么。

还不等他问出,就听到乔琰问道:“我听闻杨太尉有举荐许子将之心,遭到了拒绝,杨小郎君竟不怕他因这个缘故而对你薄待吗?”

杨修笑道:“我听闻子将先生之评说,公平正当,褒贬得宜,更莫不自臧否人伦说起,于察言观色后定论,祖父之举乃是看重先生察举清明,并无坏心,而我杨修便是杨修,今日前来也不是顶着杨赐之孙的身份来的,人已在此,何故谈长辈往事?”

杨修见乔琰似乎对这个回答颇为满意,回道:“我现在方知,你的确有此资本约战。”

得了这个肯定的答复,杨修也不由在面上浮现出了一缕喜色。

但得了

乔琰的夸赞可没什么用,杨修要的是在月旦评中胜出。

杨修并不知道他和乔琰的月旦评之斗,因刘宏对乔琰的在意而已然知晓,更是让人前来查探这比斗的发展。

他现在只知道,他放话是放得挺干脆,但在走到那鼎中观近前的时候,还是不免感觉到了点尴尬的氛围。

这可实在不能怪他会生出这样的想法。

在一众成年及冠的学子士人甚至是想要得一贤名进而擢升的官吏之中,忽然出现了两个年龄如此之小的,简直像是在这人群中拍下来了一截,着实是过于醒目了一点。

杨修的那些个小伙伴早因为这种极容易引人注目的情况,而停留在人群之外了,唯独剩下的也就是杨修和乔琰二人。

他朝着这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看去,却见对方在这周遭的奇异打量之下,也丝毫没有展现出任何露怯之意,也不曾以什么佯装镇定的姿态来欲盖弥彰。

杨修咬了咬牙,自觉自己不能在此事上丢脸,也跟了上去。

因乔琰走得快些,杨修便见那站在距离鼎中观最近之处的一青年瞧见乔琰后轻咦了声后问道:“稚童也欲凭月旦评而龙升乎?”

得到许劭正向点评的人,大多不需多久便会在仕途上得到擢升,故而此人用的也是那句许劭拔士有若“龙之升”的说法。

但无论是乔琰还是杨修都听得出此人的潜台词,小童不可称龙,倘若不得龙升,岂不就得落到那

个“堕于渊”的地步?

然而下一刻杨修便听到乔琰回道:“君岂不闻有言,雏凤清于老凤声?”

“……”这人闻言一噎。

说实话他也的确没听过这句话,谁让说出此话的乃是后世的李商隐。

在不敢说自己确实孤陋寡闻,和被乔琰镇定异常的目光注视,他心中不由一乱的双重打击下,此人一番思量后拱手回道:“是在下失礼了,年少亦可为英雄人物。”

他话毕便给乔琰让出了一条道来。

杨修先前还为自己一番对祖父和自己的立场评论得了乔琰的赞许而欣喜,现在又不免觉得,他将对方视为自己的平生劲敌,果然是一件不曾出错的事情。

但这会儿他也顾不上去想,自己到底该当如何想出一句比之乔琰更妙的话,来证明自己也有这个站在此地的资格,因为随同乔琰挤到了前排后,他便发觉这鼎中观的门竟然是牢牢紧锁的。

这跟他此前听闻过的许劭兄弟举办月旦评时候的规矩稍有些不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