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盛端着大包小裹的东西向这走来,看到了石化在那的两个人。
苏培盛os:完了完了,这是打扰了贝勒爷的好事了,坏喽坏喽,这总管太监怕是做不成了。
胤禛也是哭笑不得,这个狗奴才,可真会扰人好事。
宜修本来就脸皮薄,前世今生她也没做过这样的事啊。苏培盛身后还跟着那么多侍卫,他们一定是看到了,宜修越想越羞,急忙推开了胤禛。
宜修:“贝勒爷,苏公公来了,要么就开始画吧,要不然一会儿就晚了。”
胤禛也是不自然的摸了摸鼻子:“那就开始吧。”
苏培盛急忙将笔墨纸砚拿了出来,摆在了桌子上。又铺上了一层坐垫,以后就过去准备带来吃食了。
宜修坐在了胤禛身旁,为他研墨。胤禛看着下面耕种的百姓,在宣纸上开始作画。
宜修看着胤禛的画,几笔勾勒似云锦,点墨绘出心中情,虽然不比名师大家,但是意境确实很好。
不一会儿胤禛就将画儿画好了,只是边上留白却胤禛犯了愁,不知该如何下笔。
胤禛:“这块留白处,爷犯了难,卿卿可有意见?”
宜修:“贝勒爷若是信得过我,不如卿卿给贝勒爷题词一首如何?”
宜修的书法,胤禛也是知道的,便点头同意了。
宜修此刻也是笔下生风,提笔写道:“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胤禛:“这是王维的诗。”
宜修:“妾身曾经在书房读过这诗,只是一直不解其意。如今贝勒爷带妾身出来,妾身也算是得知古意了。”
胤禛:“卿卿好学,爷自愧不如。”
宜修:“贝勒爷又笑话人,妾身才疏学浅,哪里比得上您啊。”
二人折腾一番下来也到了中午,苏培盛虽然带了糕点,也不算是正餐。胤禛和宜修二人也想体验一番田园之乐,便带着东西下了山,准备去百姓家买些东西来吃。
体察民情
正值正午,天气也热了起来,田中的百姓也都去了阴凉地乘凉,吃着自已从家里带出来的饭食。胤禛走上前去,和乘凉的老翁攀谈着,想问问哪里有人家,自已好去买些东西。
胤禛:“老人家,想问下这里哪里有人家,小子今天带夫人游玩,没有准备吃食,想找户人家买些东西。”
老人家看了一眼胤禛:“这位爷,这田地是几年前才开垦的,离我们村子可远着呢。一来一回大概也要半个时辰,咱们也都是带着口粮过来的。老朽今日碰巧多带了些土豆红薯,若是您不嫌弃,可以烤一些填填肚子。”
胤禛:“多谢老人家,如此多谢您了。”
胤禛示意苏培盛给银子,苏培盛掏出银子准备给老人家,老人家急忙摆手。
老人家:“使不得使不得,这些东西也不是值钱东西,就当我老人家送给贵人您的。”
胤禛见老人一直推拒,也不再勉强他。来时看着这有条小溪,没准会有鱼,就让手下的人去捉来,和红薯土豆一起烤着吃。
胤禛的手下自然是办事妥帖,不一会儿就捉上来许多鱼。
胤禛:“老人家,您这乘凉的地方真不错,小子斗胆,想借用您的地方,不如您和我们一起用一些吧。”
老人也是第一次见这种贵人,又见他和自已孩子年纪一般大小,也就同意了。
胤禛的手下在清理烤鱼,三人在这里坐着开始攀谈。
胤禛:“如今五月农忙,老伯怎么自已出来耕种,家里可是无人帮衬?”
老人家:“老朽有一儿一女,女儿早已经出嫁了,儿子今年刚满十六,去年征兵,也去打仗了,至今也没有个音信。”
胤禛:“我记得朝廷规定,家中独子可以不用参军,怎么?”
老人家:“贵人您不知,自从这满人得了江山啊,咱们汉人就不值钱了。他们哪管独子不独子的,朝廷下令征兵,他们就一家一户的搜人抓人,唉。只是我那可怜的儿子,至今还没有音讯。”
宜修:“是啊,朝廷虽有规定,可是也架不住下面的人曲意逢迎,不照规定行事。”
胤禛:“真是放肆,拿着朝廷的俸禄,欺压百姓,这样的人也配为官?”
老人家:“贵人慎言,只是咱们之间闲谈,若是被有心的人听了去,老朽只怕是会惹上大麻烦。”
胤禛:“老人家,您别怕,这种事以后一定不会发生,朝廷会派人整治这件事的。”
老人家:“但愿如此吧。”
说话间随从们将烤好的鱼的红薯拿了上来。
老人家:“瞧着贵人衣着打扮,应该也是个贵族,怕是也没吃过咱们这乡下东西,别脏了您的手。”
胤禛:“老人家这是哪里的话,老人家种的红薯香甜,小子很是喜欢。”
胤禛和老人家交谈着,将手中刚扒好皮的红薯递给了宜修。
宜修尝了一口:“真的是好甜呀。”
老人家:“夫人,你相公对你可真好。老夫从来没见过像你们这么漂亮的公子夫人啊,就好像是那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宜修:“老人家说笑了,不过,我夫君确实对我很好。”
宜修二人相互对视着,眼睛里说不出的甜蜜。
吃过东西后和老人家道别,二人就上了马车准备回府,回去的路上胤禛回想着老人家的话,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
宜修上去用手抚平了胤禛皱起的眉头:“贝勒爷可别皱眉了,可是在想什么事情?不如和妾身说说,妾身为您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