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祁宝山,三人的神色都很兴奋,左顾右盼,感觉眼睛都不够用,像土包子进城,刘姥姥进大观园,不是演的,是真没见过这世面啊。
齐浩然由衷感慨:“哇,这就是——城里吗!”其实他想说的是这就是六十年代吗,看着周围的环境和来往的人群,终于有了穿越的实感,眼前的一切真的不在世纪了。
“不算,这就是个镇。”
镇上虽然没有摩天大楼,可高大建筑也不少,道路两旁种的树不比现代差。路上汽车不多,但不是没有,更多的是自行车。四人还看见了公交车,主体是白色的,下面涂了蓝色的漆,祁宝山告诉他们还有别的颜色,不过他们没看到。
行人渐渐多了,不知道是因为这是在镇上还是生活水平没有那么差,街上的人穿的衣服很少是带补丁的,女士的衣服花色很多就是样式单一,男士的就是白蓝绿灰黑。梳麻花辫的女孩真多啊,就像现代姑娘们梳马尾一样。
齐乐然看见不远处就是供销社,停下不走了:“那个,宝山啊,我走不动了,就在这等你行吗?”
“不远了,再走o分钟就能到了。”
齐浩然觉得兵分两路也挺好,节省时间,能多走几个地方:“宝山哥,要不就让她在这坐着吧,有炳二哥在呢,丢不了,我跟你去就行。”
齐乐然:“对啊,你们去吧,我本来也没有很想进城,都是为了陪弟弟出门。”
“那你找个树荫待着吧,我们去去就回。”
炳二就是出来当保镖的,不怎么说话。主要是他曾经虽然只是个少林俗家弟子,但他也从不打诳语,这糊弄老实孩子,他心虚着呢,看姐弟俩干什么,他跟着就是了。
等齐浩然两人走远,齐乐然和炳二拐到一条没人的巷子里,炳二在外面放风,齐乐然拿出手机打开录像功能,找了一个既能拍摄清楚,不仔细看又不会被现的角度固定在背篓里。
走近一看,供销社外墙上面写了两条标语“展生产,保障供给”和“为人民服务”,还画着一个五星。里面是木制货架和柜台,商品都摆在上面,打眼过去感觉种类不少,墙上还挂着广告。
他们来的时间正好,里面顾客不多,为了拍的清楚一点,齐乐然装作近视眼努力往柜台上贴。有人买东西,她就凑上去听听物价,白糖七毛一斤、大米毛贵是不贵,但凭票购买,数量有限,不像她们现在一次最少买个o斤。
畏畏缩缩地走了一圈,换个方向又走了一圈,终于有热心的工作人员和她搭话。她穿着浅蓝底碎花的衬衣,剪了一头短,胳膊上带着套袖,说话干脆干练,“同志,你要买什么?”
齐乐然躲躲闪闪,小声说:“听说这里收粮食,俺俺来看看。”
“你听错了吧,我们这里是供销社,一般都是送到粮站的。”
“啊,是吗,那你们收果子吗?”
“这个收,你们村果子熟了?什么果子啊,没看最近有大队来啊。”
“是俺自己摘的野果子。”
“那不行,你自己摘的能摘多少,这是一锤子买卖吧。”
齐乐然很腼腆,害羞地低了低头,不好意思地说:“啊,也不行啊,俺头一次进来,不知道。”
“可妹子,我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谢谢肯定,你听着还行吗,我在小品里学的“俺叫魏淑芬”。
“大姐你真厉害,这都能听出来,俺娘是沙东的。”
“那——”
大姐还要问,齐乐然听见一个大娘要买玉米面没带票,要回去取,就打断了她,说:“俺哥来了,俺先走了。”匆匆追了出去。
“大娘,等等俺。”
大娘一回头,看见一个不认识的人叫她,“姑娘,你叫我?”
齐乐然拉着她走到墙跟,跟大娘小声说:“大娘,俺看你要买高粱米,俺这有,跟供销社一个价,不要票。”还是得靠老妈啊,她和齐浩然为了省事拿苞米碴子果然不行,刚才都没看到有卖的,还好被老妈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