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父的脸上,马上变的通红。
王和垚眼睛睁的老大。看来,父亲还是个风流的教书先生。
不过,父亲高大威猛、儒雅俊俏,比德华还达华,自有招蜂引蝶的本钱,难怪那些寂寞女子要为之疯狂了。
专吃窝边草!隔壁老王的称呼,莫非是从这个时代开始?
“还有你,垚儿,你和那个郑宁,不要走的太近!这两天呆在家里,哪里都不要去!”
王母提醒着父子二人,先行离开。看她一步三回头,显然对王和垚父子二人不放心。
出了家门,看到左右无人,王父才脸色红,低声辩解到。
“别听你阿母胡说!莫须有!莫须有!”
“阿爹,都是男人,明白!”
王和垚笑意盈盈,对父亲的此地无银三百两表示理解。
这个时候,他才有了一点父子的感觉。
“你阿母呀,整天和那些乡村愚妇在一起,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我堂堂帝……”
王父摇摇头,迈步向前,身材笔挺,动作潇洒,碰到乡人,态度谦和,礼让三分,极有风度。
王和垚暗暗吃惊。看父亲这教养,可不像是一般的乡间教书先生。
教养这东西,可是需要文化和银子共同砸出来。老百姓,吃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思去操心这个。
“阿爹,你刚才说什么?堂堂什么?”
想起父亲刚才说的话,王和垚好奇地问道。
“没什么。小心地上滑。”
王父心虚地岔开了话题。
“王家大郎,已经好了呀!”
“王夫子,上坟去啊!王家大郎,看起来精神多了!”
看到王和垚父子,村民们纷纷打招呼,仿佛惊诧于王和垚的温和和彬彬有礼。
王和垚面带微笑,人畜无害,打量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乡村三月。
野花盛放,柳枝随风而动,满眼的绿色,一条玉带似的河流缓缓流淌,将一座古城分成两半,青山掩映,绿水长流,烟雨蒙蒙。
那一定就是众人口中的余姚城了。
北面那座山,一定是父亲提过的,王阳明的故居龙泉山了。而南面云岚雾罩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四明山了。
可惜,他不能问,否则父亲又以为他是被吓坏的傻子,又该忧心忡忡了。
田间那些正在忙碌的戴着斗笠、穿着蓑衣的年轻女子,都是直起身来,打量着风度翩翩的王和垚父子。
王和垚微笑示以回应,许多女子都是脸上飞红,纷纷扭过头去。王父咳嗽了一声,王和垚醒悟过来,赶紧收回微笑和目光,板起脸向前,目不斜视。
不过,碧绿的原野、盛开的鲜花、天空自有飞翔的小鸟、美丽的少女、香醇的美酒、动人的歌声……
他喜欢这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坟上不多的杂草被拔去,坟上添了把新土,一盘苹果、一盘点心摆在碑前。
“泰山大人,你就安息吧,我会照顾好她们母子的。”
王父蹲在老泰山的墓前,自言自语,细雨洒在他脸上,泪水朦胧,格外的虔诚。
王和垚心头感动。不知此时,谁在自己的墓前凭吊哀思?
应该没有那么快,自己的遗体或许还没有找到。
“阿爹,外公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王和垚不由自主问了出来。
“你外公,天下最好的善人,心肠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