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仁元年,始皇帝宋广志登基,以皇姓宋为国号,称大宋国,世代沿袭,至建武元年,新帝宋勉即位,已有两百九十五年。
谢珺清合上手里的《大宋史录》,这本大宋史算是相当全面的了,但到底涉及的帝王太多,记述有限,至建武元年便结束了。
如今已是建武二十年,新帝即位这么多年,有些东西或许只有看野史才能知道,还是得去爹的书房顺本野史过来。
“小姐,夫人来了。”
贴身丫鬟兰竹的话从门外传进来,打断了谢珺清的思绪,她的视线移向门口,朝外头吩咐道:“快让母亲进来,前些阵子落了点雨,屋外冷。”
“是。”
兰竹话落不久一个梳着妇人髻的女人便走了进来,杏眸温和,容貌俏丽,看着似是二十多岁的年纪。
“娘,你怎么有空来我这了?”
身姿清绝的少女从软榻上起身,随手将手中的书放在一旁的凳子上,过去扶着来人。
娘过来多半是念叨她的,她一向性子沉闷,不爱出门,总爱窝在屋内看书,娘怕她闷坏了。
特别是及笄礼之后,更是愁她这样的性子以后成亲了会在夫家受委屈。
“怎么,你是怕娘念叨你?”
林惜侧脸过来,笑得慈爱,谢珺清连忙道:“没有没有,没有的事。”
娘看似笑得慈爱,可这话她要是敢点头,那绝对少不了爹的一顿“教诲”。
“没有就好。”
“清清,你整日闷在屋里捧着这些黄的书,不觉得眼睛累得慌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女儿不累。”
谢珺清赶紧回应,看自家娘开这话头,绝对找她有事,还是不怎么妙的事。
“怎么会不累呢,这几日你爹看那卷宗都皱着眉头揉眼睛,想来是十分累的。”
“不累不累,女儿哪能跟爹比,爹那是要紧的公务,我这就是看些皮毛。”
“哎诶,读书不分贵贱,都是耗费心神的,总该要歇一歇,况且你爹如此劳心费神,你这做女儿的,是不是要为父分忧?”
“娘说的是。”
她心里幽幽地叹了口气,不愧是她娘,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把她拿捏住了。
“那娘要去护国寺为你爹求个平安符,你是不是应该陪娘一同去。”
林惜用肯定的语气说出询问的话,谢珺清非常识时务地点头应和:“嗯,娘说的对,我听娘的。”
“那就这么说定了,明日娘来喊你啊,娘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林惜的声音里隐含雀跃,生怕谢珺清反悔似的,来得快走得也快,转眼就出了门。
谢珺清倒是笑了,走到软榻边将散落的书收拢,眸光落在另一本《江南食叙》上,便把这本书同史录一起放进了书橱里,下回再看,爹一向疼爱她,给爹求个平安符她还是很乐意的。
第二日林惜早早地来喊谢珺清,一起用过早膳后母女俩才坐着府中的马车往护国寺而去。
坐了几个时辰的马车,谢珺清骨头都要被颠散了,好不容易下了地,却还是要再走一段路才能到。
护国寺建在山顶,这马车到山腰便不能再往上走了,剩下的路就需要上山的香客自己走上去。
上山的一路上林惜兴致勃勃地与谢珺清说话,从沿途的风景到灵衣坊的新衣,总能扯出话头。
谢珺清是听得太阳穴隐隐作痛,还得笑着附和。
好不容易熬到护国寺,在悟了大师面前娘才放过她。
悟了大师是护国寺的住持,年方四十五,看着却是要比她爹还年轻些,端正的眉目间一派平和,周身散着浅淡的佛香,话语间皆是出家人的淡然,满怀怜悯之心,倒是像极了佛书中所说救苦救难的菩萨。
谢珺清收回目光,乖乖站在一旁听林惜与悟了大师说话,然而下一瞬这对话就提及了自己。
“大师,这是小女谢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