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刘秀的江山一半是靠打下来,一半是靠归附,而归附他的又都是有实力的家族和悍将,或者原先割据一方的势力。
因此,某种程度上东汉前期可以说是一个“豪强社会”。
前期刘秀自身的威望和人格魅力足够强大,所以他能够压得住这些功臣们,他也就没有赶尽杀绝,而是采取了联姻、赏赐等温和的手段来让这些功臣们放权。
但是……谁又能肯定王朝中后期的皇帝能像刘秀这样的呢,所以一部分人认为就是刘秀这样的手段坑了后世的皇帝。
因为通过联姻之后,随着时间的发展,东汉门阀贵族渐渐尾大不掉,至至亡国。
除此之外,东汉起家依靠的那些地方豪强,势力也是极为强盛的,所以慢慢地他们成为了王朝怎么都甩不掉的豪强士族。
这便是一部分认为的东汉亡国的种子,他们认为是刘秀没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导致后患无穷;他们认为当皇帝不能太好心,太仁慈。】
这……这!!
却非殿上一众臣子顿时头皮发麻,若真是如此,陛下该不会想要解决他们吧?
此时此刻,这群人默默垂下了眼帘,端的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
然而刘秀却在此刻大笑出声,“谬论!谬论!”
“功臣悍将、豪强士族,朕若真像天幕所言,采取了那一系列的措施,朕就已经是将他们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最大限度地铲除了。这世上没有哪一条措施能够长久地适合王朝。”
一个王朝随着时间的变迁,任何一项措施都应该适当改变,以此来适应时时变换的王朝,变则通,通则达。
他是开国皇帝,将后来皇帝不作为的后果强行按在他的头上,他刘秀不认!
况且此时此刻,他也只有这一种选择,难道他要出手对付他的功臣悍将们吗?刘秀心底发笑,他没有那么糊涂,被世人这么一说,就做出如此昏头的决定,他若真的做了,天下……只怕要重新乱了……
却非殿上臣子们提着的心终于缓缓落下,陛下英明!
【这个观点我这个觉得,太过片面,太过绝对了。
东汉王朝的覆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东汉除了外戚、地方豪强之外,还有太监乱政,而这也只是王朝中央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出现在民间土地的兼并、军队实力不足、外族入侵、官僚制度的腐败、黄巾起义、国内经济的崩盘、党锢之争等等一系列的原因。
所以说单纯将东汉覆灭的原因扣在刘秀的头上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要知道刘秀当时那样解决那些功臣悍将都是非常理智和清醒下做出的决定,事实也证明他的方法确实没错,到他死前,光武中兴,国家繁荣昌盛。
若是他当时像朱元璋、刘邦一样杀功臣,天下必定提早出现“八王之乱”了。
再说了,哪个开国皇帝都不能保证后面的继承者能英明神武。】
刘秀神色越发难看……
“土地兼并、外族入侵、起义、官场腐败……这哪一个拎出来都是大问题,大汉末年集结了这么多致命的因素……”他说着说着,沉沉地叹了一口气,“覆灭是必然的了……只是不知三国到底哪一个国家能笑到最后。”
他已经知道老刘家的蜀国是无望了的。
【那东汉的覆灭到底是如何悄无声息地开始的呢?
东汉最开始的时候,刘秀出于时局采取了政治联姻,在他当政时,国家并没有出现他不可压制的混乱。
然而这一政策到了之后就不合适了,当朝皇帝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导致了外戚势力参与朝政。
除此之外,在刘秀时期,各大豪强还只是参与地方管理,但这种联姻模式建立以后,刘秀之后的皇族和豪强的势力越来越近,甚至每一任皇帝都是某个豪强,某个家族的外孙、外甥什么的。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层关系,地方豪强瞬间化身朝廷中枢势力,他们可以快捷地通过皇权姻亲的关系进入朝廷的权利核心,并且逐步把持朝政,他们形成了一股完全可以和皇权对抗的政治势力。
这只是政治上,经济上这些豪强拥有大片的土地、山林川泽。】
刘秀闻言,心中顿时一沉。
地方豪强在王朝的中后期直接进驻国家权力中心这一点,他在位绝对不会发生,后来的皇帝怎么解决他也无从干涉。
但经济上,他们兼并土地这一点,在今时今日早就有了端倪,他也一直在考虑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这一点,刘秀在的时候就已经发生过这样的问题了。
当时北海大族公孙丹新建房屋时,他们请来的占卜师认为一定要有人死去才吉利。
嗯……很难评价,为什么反而要有人死去才吉利,但当时的占卜师就是这么算出来的。
因此呢,公孙丹就让自己的儿子杀了一名路过的行人。
这件事被“硬脖子”董宣知道了,他直接将公孙丹父子逮捕杀死,公孙宗族的亲信共三十余人拿着兵器到董宣的官府叫冤。
董宣这个连面对皇帝都不愿意低头的人会怕那才是见了鬼。
他直接将这三十余人全部逮捕起来,并处死。
酷吏不愧是酷吏……其实他的行为没有错,要在汉武帝时期,仅凭着聚众带兵器就可以灭三族了。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刘秀居然以“滥杀无辜”的罪名将董宣降职了。
是刘秀真的想这么做吗?不是的,因为这一时期天下刚刚平定,各方政策不稳固,这些豪强兼并了大量的土地,拥有自己的部曲,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造成极大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