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淋巴环肿大、出血,呈“戒指”样。
、具诊断意义:肝肿大,但有小点出血和坏死。直肠严重出血。
、腺胃与食道交界处出血带。
、产蛋期母鸭卵巢弥漫性出血。
、雏鸭感染鸭瘟病毒时,法氏囊呈深红色,表面有针尖状的坏死灶,囊腔充满白色的凝固性渗出物。
六、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症状及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
鉴别诊断:禽流感、禽副黏病毒感染、雏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
临床上应将鸭瘟与鸭霍乱鸭巴氏杆菌病进行鉴别,鸭霍乱病程明显比鸭瘟短。
鸭霍乱可于肠道出现明显出血,但不造成头颈肿胀,缺乏肠道溃疡及食道和泄殖腔黏膜表面的假膜。
亦可取病死鸭的心血或肝作抹片,经过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两极着色的小杆菌。
鸭霍乱:
病鸭口鼻流出黏液,呼吸困难,张口呼吸,不时摇头,以甩出鼻腔和喉头黏液,俗称“摇头瘟”;
病鸭关节热,肿胀,伏地不动,不愿下水,强行驱赶跛行数步在此伏卧。
青霉素、磺胺等抗菌药物对鸭霍乱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而对鸭瘟无效。
、实验室诊断:
分子检验:
鸭瘟病毒基因组核酸中保守区段的pcr检测;
病毒分离、鉴定:
取肝、脾等组织,无菌处理后接种于-日龄非免疫鸭胚;鸭胚在接种后-天死亡。
也可接种鸭胚成纤维细胞,根据细胞病变cpe作初步诊断。
或将病料肌肉接种于日龄非免疫健康鸭o只,攻毒-天观察是否出现特征性症状和病变;
血清学试验:常用中和试验、琼脂凝胶沉淀试验、elisa等。
七、防制
、综合防制措施
引种、建议、隔离饲养周、避免污染区放牧。
定期消毒被病毒污染的饲料要高温消毒,饮用水可用碘氯类消毒药消毒。工作人员的衣、帽及饲养所用工具也要严格消毒。
、疫苗接种
在受威胁区内,所有鸭、鹅应注射鸭瘟鸡胚化弱毒疫苗。
产蛋鸭宜安排在停产期或开产前一个月注射,间隔个月再免疫一次。
肉鸭一般在o日龄以上注射一次即可。
、疫情处理
生鸭瘟应立即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对鸭群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必要时剂量加倍,可降低病率和死亡率。
现本病时按照实际情况上报疫情,划定疫区,并立即采取封锁隔离、消毒和紧急免疫接种等综合措施。
集合病鸭病,可采取隔离或扑杀。
思考题
·dp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喜欢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请大家收藏:dududu兽医传染病学资料整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