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乡村文学>古玩宗师在现代百度 > 第216章(第1页)

第216章(第1页)

不过,拍卖行囤积的二十几件元青花又引发了一场小小风波。原来,出事之前,某位游历归来的博士刚刚发表了“元青花存世仅有三百件”的论文,并获得许多学者支持。

于是,在判定这些元青价值的时候,特邀学者们分成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派认为它们都是存世珍品,未来价值远远高于目前的市场价值;另一派则认为,这论点只是一家之言,不足采信。

最后,还是负责案子的警探一语定乾坤:“这位博士游学的费用都是金雀花赞助的,同时也是他们的特聘教授。可不可以理解为,员工在为自己公司的产品做广告?”

虽然那位恼羞成怒的博士声称警探玷污了自己的声誉,将会起诉警探。但其他学者们在核定元青花价值时,仍然采纳了警探的意见。而那位博士虽然逢人必说自己受了侮辱,最终却也没有起诉警探。

当弗斯科被迁往终身监禁的监狱时,又是一年盛夏来到。

如今,雁游的古玩修复兼展览馆已成为四九城小有名气的去处。每一位去过故宫的游人,都知道失而复得的麻姑献寿玉雕壁画是雁游主持修复。少年大师的名头不胫而走,每日慕名前往老宅参观的人皆是络绎不绝。许多收藏家也纷纷将古玩送到老宅,请雁游帮忙修复。

当然,一片溢美之辞里,也免不了有刺耳的声音。一些以前就与英老不对付的界内前辈对雁游各种冷嘲热讽,无法质疑他的手艺,便针对人品开刀。在圈内动辄痛心疾首,高呼古玩应该是寂寞的,清贫的,而不该是浮躁的,浮夸的。又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再过十年你且看他。

无论是负面的还是赞扬的,雁游都不在意。经历大风大浪的人不会为斜风细雨动容。况且,恩怨已了,现在的他眼里只有最喜爱的古玩。当然,也有最重要的人。

白驹过隙,转眼之间,又是三年。

雁家客厅,罗奶奶指着摆了一地的礼物,对雁游絮叨:“阿雁,你可回来了。回头跟小朱、小关他们说一说,不要老给我们送东西。你看看,不是过年也不是过节,又送一大堆东西过来,他们浪费,我们也没地儿放啊。”

此时的雁游又拔高了一个头,三年前还带一点点稚气的面孔也彻底长开,愈显身长玉立,眉目俊逸。

翻了翻发现差不多全是吃的,雁游笑道:“奶奶,这次就算了。我们吃不了,但卫师兄还有小施、小孟他们最近忙着备考,都没空出门买菜,正好给他们送去,我让慕容明天拉过去。”

那年在通市的经历,让卫长华、施林与孟昊彻底迷上了考古,决定深造。如今三人都在为研究生考试备战,虽然辛苦,却也乐在其中。

而朱道和他父亲,以及云律和小关合伙开设的瓷器厂,在经历了初期的艰难之后,也在市场站稳了脚跟。正计划开第二家分厂,走仿制古代陶瓷的高端路线。

朱道总算遂了不用坐办公室的心愿,小关也每日沉浸在创作的快乐里。两人对一力促成此事的雁游一直感谢到现在,手头宽裕后,没少隔三岔五送东西过来。雁游说过多次不见听,只好在别的方面还礼回去。

听了孙子的话,罗奶奶这才转嗔为喜:“那就交给你处理了。小秀刚生了娃,我要去医院看看,同小徐讲讲坐月子的忌讳,顺便把母鸡汤给她捎上。”

徐大财和秀姐喜得贵子的事,前天就在朋友堆里传开了。雁游昨天刚去送了红包,闻言会心一笑,叮嘱了奶奶几句,便上楼去以东西。

这几年来,随着他经手修复一件又一件的古玩在圈内引起轰动,修复展览馆客户也越来越多。之前那些冷嘲热讽的所谓大牛,也渐渐不再出声。

原本还打算以修复的报酬来维持老宅运作,没想到携宝而来的收藏者们都不愿占便宜。每次修复完毕都要留一笔钱,不说是报酬,只说是材料使用费。后来渐渐地成了传统,不付使用费的人反而成了异类,要被同好们嘲笑说不体恤小辈。

闲钱一多,除了必要的开销外,雁游忍不住又搞起了老爱好:寻宝淘货。三年下来,生生把原本宽敞的老宅堆得满满当当。

眼见老宅的空院子快不够用了,雁游便琢磨着想把两处天井给改造成房间。昨晚把想要的效果图画了出来,今天联系了工人下午过来丈量。

他先进慕容灰的房间找了一遍,没发现图纸,才想起来昨天他们是在自己房间过的夜。

虽然明面上他和慕容灰还是两个房间,实际夜里都是混着胡乱睡,东西也是两边乱放,早就分不清彼此了。

昨晚两人折腾到半夜,今早又急着出门没收拾。不只床上,连软榻上也是乱做一团。雁游微微红了脸,一边整理一边寻找,最后终于在床下翻到了图纸。

但捡起图纸的同时,却拽出了一叠钱,看厚度大概有几千块,上面积了厚厚的灰,也不知在那儿丢了多久。

雁游一时想不起来钱是从哪里来的,顺手擦干净放在桌上。刚刚想出点头绪,忽然,房门被轻轻敲响。

回头一看,却是位久违的熟人。

“常大哥,好久不见。”雁游连忙去倒茶。忽然想起一件事,忍不住打趣道:“最近你被评为四九城十大杰出青年,算是名人了。”

来人正是常茂云。这几年他另辟蹊径的废品生意做得不错,收入在同龄人中算是佼佼者。加上免费搬家的噱头,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去年就获得杰出青年的提名,今年则正式当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