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乡村文学>穿越之大明太子免费阅读 > 第249章 宗室改革(第1页)

第249章 宗室改革(第1页)

西北三王的覆灭,不仅推翻了压在地方官府头上的,巨额的禄米负担,从王府里抄得的粮食,一半运到边镇,补了边军的粮草,一半运到各府县的官店,低价卖给老百姓,平抑粮价。

三王名下的庄田,也画成了红线,分给失地农民耕种,向官府纳粮。

三王靖难之役,吓坏了各地藩王,纷纷上缴王府护卫,孙传庭成了卫所整改的专职官员,带着吴三桂,从河南跑到山西,又从山西跟到陕西,最后,又从陕西,到达四川。

四川的蜀王府,除了上交护卫,还将两百年来占用的土地,包括投献和隐田,统统退还,只保留了洪武初年赐下的庄田。

成都平原的土地,以前七成被蜀王府侵占,退还以后,蜀王府的庄田,回到国初时期的水平,只有ooo顷。

生怕秦王之祸,在蜀王府重演。

平凉的韩王、韦州(宁夏)的庆王,也纷纷退田,撤掉了收税的税卡,约束宗亲,开始夹起尾巴做人。

经此一役,西北的财政负担,大大减轻,又增加了自耕农数量,张蔷相信,西北这块大明的火药桶,暂时安全了。

开平二年的冬至大祭后,冬月初九这日,张蔷召集顾问小组成员,讨论宗藩改革的问题,宗人令信王、左宗正惠王、右宗正桂王,应邀参加。

远在开封的左宗人周王朱恭枵,也被邀请进京参会,自永乐后,大明藩王,少有进京的,周王这次,算是破例。

有御史上折子弹劾,说太后这样做,是违背祖制,要求阻止周王回京。

对这种交作业似的折子,张蔷很反感,直接打回去,让这几位御史,重新提交一份关于宗室改革的意见书。

其实,周王早就被朝廷在西北的行动,吓坏了,他不敢进京,又不敢不进京,急得头都白了几根。

周王妃更担心,怕王爷在路上出意外,怕王爷被扣留在京回不来,怕王爷被人下毒,又怕王爷“被生病”……

周王妃越想越怕,哭泣着对周王说:“王爷,要不你就上折子称病,辞了宗人府的差事吧?”

四十多岁的周王,坐在软榻上,心神不宁地道:“这是太后的恩典,怎么能辞?”

王妃道:“王爷身上,担着五千多族人的衣禄呢,王爷要是……这五千多族人靠谁去?”

周王烦躁地想挥手赶走王妃,想想自己都六神无主的,她一个妇人惊慌失措,也很正常,他只好挥手道:“叫世子来,本王与他交待一下……”

世子到来,要求陪同父亲上京,朝廷要是有什么惩罚,他好替父亲分担。

周王呵斥道:“说什么混话呢,为父是左宗人,回京讨论大事,你以何理由去北京?

乖乖在家里,看好周王府,约束族人不要惹事,等为父回来。”

跟交待遗嘱一样,将王府事务,全托付给世子,告别老妻,带着十来个家人,栖栖遑遑地往北京来。

周王真是想多了,他随着驿站,一路来到北京,被信王安置在原来的瑞王府,据信王说,这座府邸,已经改建成皇家宾馆,用于接待来京的皇室宗亲。

“听信王的意思,各地的宗亲,都能来京了?”周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再次确认一下。

“是呀,”信王一边带着周王参观府邸,一边道,“民间还说,亲戚嘛,要走动才亲近,所以太后说了,都是太祖一脉的子孙,要经常走动才好,免得闹了误会,伤了和气。”

周王放心了,心想,早知是这样,就将王妃带上京来,涨涨见识,王妃自从嫁进周王府,就连府门都没出过,可怜。

所以今日,他放心大胆地,来到乾清宫西侧殿的大会议室,参加讨论会。

按照辈份,朱恭枵算是平安的叔祖辈,所以,周王进来的时候,先向太后和平安行国礼,然后,太后母子再向周王行家礼。

因为辈份高,周王被安排在左手第一位,辅孙承宗只能屈居第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