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乡村文学>穿越之大明帝国崇祯 > 第315章 存人失地(第1页)

第315章 存人失地(第1页)

皇太极虽然败逃,但他制定的分兵南进的计策,却十分有效。

他本来想抢下太平山这个高地,方便居高了望,谁知竟意外围住了大明的小皇帝,虽然没有捉住小皇帝,却成功地吸引了,毛文龙分配到盖州到鹿岛一线防守的几支明军。

陈其时和张焘来救驾,防区空虚,竟被莽古尔泰和多尔衮两支骑兵,穿过防区,冲进了辽南。

只有尚可喜的军队,赶来救驾时,正遇上硕托的队伍,两军当即展开对冲,互有伤亡,最后,硕托领军向东撤退。

尚可喜急着去救驾,也没有狠追,让他走掉了。

自此,后金军藏身在东部山林里,不时地出山劫掠辽南的移民村庄,抢夺新收的秋粮,掳掠人畜,搜刮铁器制品……搅得辽南鸡犬不宁。

连皇太极,也从山林里,辗转南下,十几日后,出现在盖州到永宁之间的平原上。

毛文龙坚守盖州,手下陈继盛、张焘、陈其时、尚可喜,各领大军,与后金军队在盖州以南的平原和山林里,捉起了迷藏,展开了追逐战。

新任的辽南兵备道杨嗣昌,一到任,便急于下到各县去组织防御,临行前,带着何可纲,前往毛文龙的豪宅,向小皇帝辞行。

小皇帝当时就嘱咐他:“太后让朕给杨爱卿捎句话……太后说,‘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杨爱卿在后方的所有行动,当以此言为指导方针。”

离开盖州后,他就马不停蹄地奔走于永宁、复州、金州的各个移民村。

一路南来,他现复垦的土地,大都种着红薯、土豆、玉米等新作物,但种得最多的,还是小麦、黑豆、高粱等传统作物,有的已经收获归仓,有的正在收割,还有的,正在进入成熟期。

难怪后金要选择这个时候,来辽南打草谷。

辽南的移民,有的是逃到海岛的辽东难民,有的是从大明内地,千辛万苦地迁移过来的,他们辛勤开垦的土地,丰收在望,却又来了强盗。

这时候让他们离开家园再次逃亡,别说移民舍不得,杨嗣昌望着这丰收的田野,心里也舍不得。

想着太后“存人失地”的嘱咐,他不得不硬起心肠,派人到各个移民村张贴告示,劝说村民进县城避难。

所幸辽南新设的三个县,县城修得宽大,城墙用夯土筑成,外面砌了一层坚硬的水泥砖,大刀砍上去,只留下一排白印,更别说远处射过来的羽箭了。

与何可纲商量后,他制定了“坚壁清野”的战略,上报盖州城里的小皇帝,平安批了个“准”字,又批示道:“粮食宝贵,不见敌踪,不可放火烧粮!”

杨嗣昌明白小皇帝的意思:后金的骑兵,不可能跑遍辽南的所有角落,没必要将田里的庄稼,一把火全烧掉……

这一日,他来到金州北面的东周村,迎出来的里正,却姓朱,带路的金州县衙的衙役向他解释:“回大人,这东周村和西周村,是从河南迁来的周藩宗室……不过他们如今已是平民身份,跟大明百姓一样,可以从事士农工商各业……”

里正是个年近三十的汉子,上前施礼道:“草民朱逢煜,见过大人。”

再是平头百姓,也是皇家宗亲,杨嗣昌不好让他跪下磕头,忙搀起他道:“朱里正,想必你们已经看过告示了,为何迟迟不愿动身去县城避难?”

朱逢煜抬眼望向庄子外连绵的高粱地,叹着气道:“族人忙了一年,这么好的庄稼,舍不得离开。”

衙役上前呵斥道:“要钱不要命!是庄稼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命都没了,再多庄稼有什么用?”

杨嗣昌也道:“朱里正,你也是读过书的人,岂不知庄稼没了,明年还可以再种,人没了,就一切都没了的道理?

快快召集村民,本官与你一起,劝说大家,暂时搬到城里,等毛总兵打跑了女真人,再回来不迟。”

朱逢煜巴不得这位朝廷官员,来帮他劝说族人,当即让一个弟弟,跑到村子中间的大柳树下敲钟,自己也陪着杨嗣昌一行,往大柳树下走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