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乡村文学>阿富汗女权历史 > 第56章 冯太后四盖棺定论(第2页)

第56章 冯太后四盖棺定论(第2页)

接着,孝文帝又下诏,规定陵墓的规模:“按照过往礼制,墓穴内室面积一丈,外部土层的厚度仅能遮盖住墓室。如此规格,实难满足我作为孝子对太后的一片孝心。因此,墓穴外室的面积可增至二丈,坟墓的边长不得过三十多步。但如今,太后的陵墓,需供万世景仰,故将陵墓的边长增至六十步。虽有负于太后遗愿,我却也无可奈何,心中悲痛万分。至于墓室的大小、棺椁的质朴简约,不设置陪葬物品,甚至素丝帐帷坐缛、瓷器、瓦器等皆不放置,这些都谨遵太后遗愿。然而,既有遵从亦有违背,或许会遭不明事理之人怪罪。”

孝文帝深知,棺椁与墓室,是太后安息之所,应当完全遵照太后遗愿,从俭从简。而其余之事,虽有违太后旨意,却能更好地寄托哀思。

此时,大臣高闾、游明根等人纷纷进谏,请求按照冯太后金册遗旨,办理丧事。但孝文帝心意已决,他坚持将坟陵拓宽六十步。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对太后的尊重,更是身为国君应有的威仪。

事实上,孝文帝的这一决定并非出于私欲,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他希望通过此举,向世人展示太后的崇高地位与节俭美德,同时也表明自己对太后的深切怀念与敬意。尽管可能会引一些争议,但他坚信这样做是正确的。

于是,孝文帝将自己的决定,广泛告知远近百姓与各级官员,希望他们能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他要让世人知道,太后的节俭之德将永远被铭记,而自己违背太后遗旨的过失,也将成为后世子孙的警示。

在举行卒哭礼时,孝文帝仍然坚持穿着大丧的丧服,他的左右侍臣们也纷纷效仿。而三公以下的朝廷大臣们,则改穿一周年祭礼时所穿的白绢制成的丧服。至于七品以下的官员们,他们则全部脱下了丧服,改穿平常的官服。

随后,举行了纎祭之礼,将冯氏的灵位,供奉在太和殿。此时,公卿以下的各级官员们,才开始处理政务。孝文帝因过度哀伤而身体日渐消瘦,为了表示对冯氏的深切哀悼,他不仅不食酒肉,还三年不与后妃同房。他的这份深情,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孝文帝为了向世人展示他的孝顺和恭敬,在永固陵东北方向大约一里的地方,精心为自己打造了寿宫。他希望在死后能够埋葬在这里,永远陪伴他敬爱的祖母。

然而,后来由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他改变了计划,将洛阳瀍水以西的北邙阪确定为皇家的陵寝之地。于是,原本的方山虚宫也被改称为“万年堂”,寓意着皇室的长治久安和永恒不朽。这个决定不仅显示了孝文帝对祖母的深厚情感,也寄托了孝文帝对皇室传承和江山永固的美好愿望。这样的举动,不仅体现了孝文帝的孝道,更展示了他作为一位英明君主的远见卓识和果断决策。

回望冯太后的一生,也是传奇经历满满。虽然,出身属于北燕皇族。但是,到了她问世的时候,北燕已经亡国。在北魏为官的父亲,因为犯错,导致家破人亡。冯太后,自小就成为了北魏皇室的奴婢。

在命运的驱使,和自身的努力之下。十四岁的她,成为了文成帝的后妃。并且,由此开启了他三十五年的后宫生涯。在两年之后,她还成为了抚养太子的皇后。

二十四岁这年,因为皇帝丈夫的离世,太子年小,北魏的皇权出现了真空期,权臣趁势掌权。在最危急的时候,冯太后挺身而出。在她的布置之下,铲除了权臣一党,拿回了皇权。顺带着,也把自己推向了女权的宝座,开始了自己第一次的临朝理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值得一说的是,临时上位的冯太后,居然一点也不突兀。她把权力支配的明明白白,把整个动荡的朝堂,也驾驭的稳当下来。同时,还施行了一系列惠民利国的政策。

能驾驭权力,并不代表要嗜权如命。养子献文帝,算的上是一个能堪大任的皇帝。于是乎,借助培育孙子的名义。冯太后急流勇退,识相的交出了皇权。

不到十年时间,三十五岁的冯太后再次临朝理政。对比于第一次的临朝,这次上位,冯太后显得更加的得心应手。朝堂上下的事情,都被她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各种利于展的施政理念,也被她落到了实处。从北魏国家的角度来说,冯太后的掌权,对于北魏的作为,是积极的,向上的。她的措施推动了北魏的展,以及为日后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夯实了基础,打下了范本。

由此可见,作为女权人的一生。从政治角度来说,冯太后是成功的。当然,作为一个焦点人物,她的身上肯定也有着许多后世争议的焦点。比如,和冯太后切身相关的几个历史疑案。

其一,她的养子北魏献文帝的暴毙,是否和她有关。献文帝暴毙之后,冯太后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她成为最大嫌疑人,也不无道理。封建历史,因为权力而产生的血腥事件,比比皆是。至于,献文帝之死是否和冯太后有关联。我想,关联还是很大的。

其二,孝文帝和冯太后之间的关系。在表面上,孝文帝是冯太后的孙子,不过,他和冯太后没有血亲关系。在历史上还有一个说法,有人认为孝文帝是冯太后的儿子。有说是,冯太后和男宠的私生子。有说是,冯太后和她名义上的儿子献文帝所生的。

因为是自己的儿子,所以冯太后才会对孝文帝特别的上心。而孝文帝,也对冯太后敬重有加,不论是生前生后。当然,这个说法都仅仅是大家的推断。

我认为,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民风相对奔放,尤其是在男女关系方面。虽然,冯太后一生在推动汉化。但是,冯太后也是人,她的私生活确实也比较泛滥。至于,正值青春的她,和同处于后宫的献文帝有点不合伦理的事。我想,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的。

作为历史人物,特别是一个时代知名的历史人物。身上有一些非议和论点,是非常正常的。否则,她就没有资格进入历史名人的名录。

作为一个封建女权人,冯太后在政治上,无疑是个铁腕人物。权力人的杀伐决断,高瞻远瞩,她一一具备。尤其是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领导人,她统御下的种族关系比较复杂,她所面临的形势会更加的错乱。

而两次临朝的冯太后,却能游刃有余。甚至,还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前的施政理念。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冯太后的国策,对于北魏,是有着积极的进步作用的。可以说,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有着冯太后的身影和奉献。

盖棺定论冯太后女权人的一生,我觉得她足够传奇,也足够的精彩。

喜欢封建历史女权人请大家收藏:dududu封建历史女权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