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宣公十六年
公元前593年,鲁宣公十六年。
十六年春,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
三月,献狄俘。晋侯请于王,戊申,以黻冕命士会将中军,且为大傅。于是晋国之盗逃奔于秦。羊舌职曰:“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善人在上也。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
晋国继续扩大战果。十六年春,士会带兵消灭赤狄部落的甲氏和留吁、铎辰等势力。
三月,晋国再度向天子献俘。晋景公向周定王请求,于二十七日赐给士会礼服,任命他为中军元帅,兼任太傅。这就等于把晋国的军、政、司法大权全部交给士会了,在晋国历史上还是首次。此事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晋国的盗贼感到害怕,全部逃往秦国。由此可见,士会治理国家是很有一套的,晋景公选对了人。
羊舌职评论:“我听说大禹选拔善人为官,不善之人纷纷远离,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吧!《诗》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因为有善人在上为政。善人为政,则国家没有心存侥幸的百姓。俗话说:‘百姓多存侥幸之心就是国家的不幸。’这就是说没有善人啊!”
夏,成周宣榭火,人火之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夏天,成周地方的宣榭着火,是人为的。举凡发生火灾,是人放的叫作“火”,天降的叫作“灾”。
所谓宣榭,即讲武台,是天子检阅部队的地方。
秋,郯伯姬来归,出也。
秋天,原本将到郯国的公主伯姬回到鲁国,这是因为被夫家抛弃。
为毛、召之难故,王室复乱。王孙苏奔晋。晋人复之。
冬,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礼。烝。武子私问其故。王闻之,召武子曰:“季氏!而弗闻乎?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武子归而讲求典礼,以修晋国之法。
去年王室内乱,王孙苏与召氏、毛氏争夺政权,唆使王子捷杀了召戴公和毛伯卫。这件事情并没有摆平,今年王室又陷入混乱,召氏和毛氏的党羽围攻王孙苏。王孙苏逃奔晋国,并在晋国人的帮助下复位。
冬天,晋景公派士会平定王室之乱,周定王设宴。王室大夫原襄公担任相礼大臣,席间上了“烝”。
原文中的“享”,本义是进献,引申为祭祀,又用作“飨”的假借字,意思是设酒宴招待客人。《左传》多处用到享字,笼统地翻译成“设宴招待”是没错的。但是严格地说,有的时候是设“享”,把祭祀的物品摆出来,只是装装样子,以示隆重,并不能真吃;有的时候是设“宴”,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的时候则是先“享”后“宴”,面子里子都有了。
至于“烝”,则是摆在俎上的牲口(已经洗剥干净),用以祭祀或待客。烝有多种:整只牲口,并不煮熟,叫作“全烝”,用于祭祀;半只牲口,亦不煮熟,叫作“房烝”,又叫“体荐”,也是用于祭祀;将牲口解体,煮熟,连骨带肉摆在俎上,叫作“烝”,又叫“折俎”。全烝和房烝,只是敬神摆设,并不能吃。只有烝才能真正地大快朵颐。怎么样,名堂够多吧?休说后人搞不清楚这些规矩,就连士会也看不懂,于是私下问原襄公。周定王听到了,将士会召过来说:“你没听说过吗?天子设享用体荐,设宴用烝。招待诸侯当用享,招待诸侯之卿用宴。这就是王室之礼啊!”
说白了,在天子面前,士会还不够资格用“享”,只能用“宴”。天子招待诸侯,摆上体荐,以示隆重,但是吃的还是烝;招待诸侯之卿,那就只有烝了。士会恍然大悟,回去之后就研究典礼制度,从而修明晋国的法规。
后人也许觉得那个时候的人很迂腐:吃个肉嘛,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吗?可是,在先秦儒家看来,正是这些烦琐的礼仪明确了封建等级制度,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都能体现秩序和规矩,可谓小事不小。而强调礼仪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懂规矩、守秩序,从而达到国家大治,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