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兄弟之交尹洙
尹洙,字师鲁,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比欧阳修大七岁。宋代著名的散文家。
尹洙早年跟随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穆修学习,特别喜欢《春秋》,后尹洙也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先驱。欧阳修为西京留守推官时,尹洙为河南府户曹参军,双方逐渐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由于王曙的荐引,景祐元年(1034),尹洙任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
尹洙为文简略,钱惟演于洛阳附近建一驿馆,命僚属们各作一文相贺。谢绛和欧阳修的文章皆接近五百字,而尹洙的文章只有三百八十字,但“语简事备,典重有法”,众人佩服不已。欧阳修当晚即设宴邀请尹洙讲解作文的章法。尹洙说道:“文章最忌讳的就是格调不高、语句臃肿。您和谢绛等人的文章格调倒是不低,毛病就是语句臃肿。”欧阳修听完,感觉受益匪浅,当晚回家之后,连夜修改自己的文章,砍掉多余的语句,修改后的文章,比尹洙的文章还少二十个字,较之尹洙的文章,更胜一筹。尹洙看后说道:“进步真是一日千里。”
尹洙去世前,监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酒税。此前十三年间,三次被贬官,家中凶事不断,父亲和兄长尹源先后去世;和妻子张氏生育的四个儿子,三个先后去世;一个女儿,婚配后也去世。底层杂官的俸禄又非常低,生活颠沛流离,一切的一切,叠加起来,即使铁打的男人,也经不起这样的打击了。
尹洙于庆历七年(1047)四月去世于南阳。按照范仲淹的安排,孙甫写行状,欧阳修写墓志铭,韩琦写墓表又叫墓碑,竖于墓前或墓道内,表彰死者,死者生前有无官职皆可用。。按照这个顺序书写,孙甫写好行状后,寄给欧阳修;欧阳修写好墓志铭后,寄给韩琦,这样三人所写的不同部分内容,能够基本上保持一致,不致出现相互矛盾的地方。三人所写的内容寄给范仲淹审阅,范仲淹将三人所写内容,寄给尹洙家人看,征求家人的意见,然后再做出修改。
四人都是尹洙生前的好友。尹洙与欧阳修则是兄弟之交。
由于尹洙于庆历八年(1048)才安葬,所以欧阳修于该年才写了墓志铭和祭文。去世一年之后才写,对于欧阳修而言,考虑的时间可以更长一些,内容可以写得更完备一些。
欧阳修为尹洙所写的墓志铭,不足一千字,这也是后来尹洙家属不满意的一个原因。其实,他们误解了欧阳修。欧阳修多次在文中写他和尹洙是兄弟之交,而尹洙生前最喜欢读欧阳修的文章,所以,欧阳修把给尹洙写墓志铭作为一次灵魂的对话。墓志铭的风格必须是尹洙喜欢的文风,“语简事备,典重有法”,而“死者有知,必受此文”,如果啰里啰唆写一篇很长的墓志铭,尹洙九泉之下都会骂欧阳修。
欧阳修在墓志铭中,首先介绍了常人眼中的尹洙,语言简炼,议论磅礴,有着多样的才华。他重点介绍了尹洙的古君子之风,那就是忠义的气节和面对穷达、祸福岿然不动的意志。在叙述了尹洙的为官履历和政绩后,欧阳修特别强调了尹洙在宋夏战场的贡献,通过对战场胜利和失败经验及教训的总结,尹洙的军事理论得以流传。对于仰文抑武的赵宋而言,这其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尹洙这方面的能力和贡献,许多人却不知道。
墓志铭正文的最后一段,读后让人悲怆:“师鲁娶张氏某县君。有兄源,字子渐,亦以文学知名,前一岁卒。师鲁凡十年间三贬官,丧其父,又丧其兄。有子四人,连丧其三。女一适人,亦卒。而其身终以贬死。一子三岁,四女未嫁,家无余资,客其丧于南阳不能归。”(宋)欧阳修著,洪本健校笺:《欧阳修诗文集校笺》(中),居士集卷二八。尹洙去世时才四十六岁。他为何这么早去世?不公正的贬官,导致尹洙的身心都遭到巨大的摧残,到均州之后,尹洙有时候吃饭都难以下咽。
欧阳修在给尹洙家属尹材的信中特别写道:“墓志铭刻石时,首尾都不要像其他人写的墓志铭那样写官衔、题目及撰写人、书丹人、刻字人的姓名,就按照我写的原文来做。这是因为晋朝以前,墓碑都是这样做。古人这样做,有很深的含义,久远之后,后人就明白这样做的含义了。这也是我这样做的原因。墓志铭的盖子上,只写师鲁墓。”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一五○。欧阳修所写所有墓志铭中,题名只用《尹师鲁墓志铭》这种形式的为极少数,这种不写官职的题名,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
欧阳修对这篇墓志铭非常满意。所以当尹洙家属提出修改意见后,欧阳修拒绝修改,且写了《论尹师鲁墓志》一文,从四方面进行辩解。
第一,墓志铭全面叙述了尹洙的才华与贡献,“简而有法”一词,只有孔子的《春秋》才配得上此评价。家属责备墓志铭文字太短,是他们不了解此用意。
第二,家属责备墓志铭没有写尹洙的道德高尚和含冤而死,墓志铭最后“藏之深,固之密。石可朽,铭不灭”十二字的含义即指尹洙的冤屈举世无所告。但不朽的墓志铭,会让后人知道事情的真相。
第三,家属要求加上尹洙是古文运动的先驱,不符合实际情况。穆修等前辈在尹洙之前做出的贡献不能否定。
第四,家属说墓志铭写到尹洙喜欢谈论兵事,而当时的背景下,这是文人的末事,不应该写。欧阳修辩解说喜是喜欢的意思,不是嬉戏的意思。君子都要有爱好,《论语》中记载颜回好学,难道是孔子看不起颜回吗?
欧阳修最后没有对墓志铭做出修改,家属虽然提出过让他人改写墓志铭的愿望,但范仲淹认为:“他人所写虽然能够让家属满意,但是在后世的影响,肯定不如欧阳修所写,而且也不能写得太完美,那样会给尹洙的仇敌留下攻击的借口。”(宋)范仲淹著,薛正兴校点:《范仲淹全集》上册,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欧阳修后来为范仲淹所写的墓志铭,也被范仲淹后代批评,欧阳修也拒绝修改,参看笔者所著《范仲淹十讲》一书。
宋代墓志铭的写作,如果墓主是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人物的话,墓志铭的内容必须考虑到朝廷、家属、仇敌多方面的意见。否则不但会给墓主后代、也会给墓志铭的作者,带来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