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为什么我要创立社团呢?
就是要用燕大辐射到全国其他年轻创作者啊……跟着我走吧,别瞎写了。
五四文学社在多年前同样是一个普通的学生组织,但他因为其中走出的文学家太多,深刻的影响到了中国的文学展,反过来赋予其远出了社团的权力。
所以余切才搞了个“新现实主义”社团嘛。只是没想到育的这么快。
这个教室的布局就像是一场表演讲的大会堂,所有人都看过了自己作品,露出期待的目光,而且把自己围住。
有很多余切的熟人,有未来的大佬,还有正在准备写小说的新秀。
余切还没有说话,所有人叽叽喳喳等待着他,余切还没说话,所有人声音小了,余切还是没有说话,大家面面相觑,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静的像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咔擦一声出听得见的响。
余切慢条斯理的,扫过了所有人。
俞敏宏和王锵都在那,他们头一次觉了“沉默的力量”,这是一种可用的演讲技巧。
俞敏宏看的浑身都热了,他压低声音:“有一天,我也会像余切一样,用不说话逼得大家也不说话!”
王锵反驳他:“老俞,你不说话,大家只会说的更大。”
“为什么?”
“因为你永远不是余切,你记住我这句话。”
还记得余切打乒乓球的球拍吗?
斯蒂卡,那是个瑞典牌子。
余切这个时候忽然有种狂想——有一天,我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台上,在那个地方,我是不是还带着这一副牌子,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出名写的作品吗?
我是怎么来的?
我怎么走到这的。
余切说:“什么是新现实主义?这是我一个胡诌的名字。就是因为我们处在了这个时代,十年二十年就天翻地覆了,人、事、物都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老去新来。”
“我们作为文学创作者,也有责任,是不是要见证一些什么,不要说引导什么,至少真切的见证一些事情,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我相信这种东西才能拿到读者的喜欢。”
“比如之前有个小说叫《灵与肉》,现在改编成电影《牧马人》了,那里面的男主角抛弃了荣华富贵,他选择和自己的农村老婆在一起……我来到燕大之后,现不是这样,大家其实是迷茫的,表现出来就是吟诗作对、打架,精神世界很空虚。”
“迷茫是错的吗?西语系的人不迷茫,他们已经找到天堂,拼命的留学,愿意付出很大的代价重头开始,但是再过四十年,会不会现自己做了件蠢事情?”
没有人回答余切,因为没有人知道。
这里有很多人可以留美,他们大多数人都去了不回来,有的人去了回来了,还有的人在学校领导的许多次劝阻下,最终放弃了机会。
余切点点头,给了大家思考的时间。
“所以我觉得,大部分作家其实无法引导什么?我们没有这种前瞻性,但可以记录下来,时间可以去证明这些东西的价值。”
“而且,我们也会活到看到的那一天。”
说完了吗?
说完了。
大家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都记住了“新现实主义”这个词,他们自的鼓起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