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乡村文学>三国 隋唐 > 第138章 一统江山(第6页)

第138章 一统江山(第6页)

“不用了,萧将军,你守好乐游苑就行。”

相比于贺若弼,陈叔宝更害怕萧摩诃叛国投敌。

萧摩诃是南陈军界第一人,他如果投敌了,就会引发连锁效应,陈叔宝不得不防。

任忠有不同的意见:“兵法上说‘客贵速战,主贵持重’,现在国家兵足粮丰,应该固守台城,沿秦淮河建立栅栏,隋军虽然来攻,不要轻易出战。

分兵截断长江水路,不要让隋军音信相通。

陛下可给我精兵一万人,金翅战船三百艘,顺江而下,径直突然袭击六合镇。

这样,隋军一定会认为他们渡过江的将士已经被我们俘获,锐气自然就会受挫。

此外,淮南土著居民与我以前就互相熟悉,如今听说是我率军前往,必定会群起响应。

我再扬言将要率军进攻徐州,断敌退路,这样,各路隋军就会不战自退。

待到雨季春水既涨,上游周罗睺等军必定顺流而下赶来增援。”

任忠的意思是,用大部队固守台城,拖死隋军,然后自己带小分队去偷袭六合的杨广主力,最后再联合当地群众反败为胜。

进攻徐州,以攻为守,再等着周罗睺顺江而下一起围歼隋军。

可以说,任忠的战术相当大胆,比萧摩诃还积极。

毫无意外,陈叔宝不会听的。

萧摩诃不能信任,你任忠就能信任?况且陈叔宝已吓破胆了。

被动挨打不是好事。

施文庆虽然有节制诸位将领的权力,但他也怕背负战败的骂名,反正送死的是他们,功劳是自己的,怕什么呢?还是得打一仗才行。

于是,施文庆又劝陈叔宝,要主动出击。

十八日,陈叔宝听取了施文庆的意见,下令:“与隋军长久相持不进行决战,令人心烦,可叫萧摩诃出兵攻打敌军。”

任忠向陈叔宝跪地叩头,苦苦请求不要出战。

好基友孔范出来拍马屁了:“请求与隋军进行决战,我军必胜,我将为陛下在燕然山刻石立碑纪念战功。

一听说可以“勒石燕然”

,陈叔宝突然又亢奋了,对萧摩诃说:“你可为我率军与敌军一决胜负!”

萧摩诃一向以勇武闻名,十几岁的时候就勇冠三军,听了皇帝这番话,他觉得为国捐躯的机会来了。

萧摩诃说:“从来作战都是为了国家与自己,今日与敌决战,兼为妻儿家人。”

陈叔宝拿出很多金钱财物,分配给诸军用作奖赏。

从陈叔宝的前后态度可见,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他确实是犹豫不决,畏缩不前,他的决策的确给南陈军队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局面。

二十日,陈叔宝命令鲁广达率军在白土冈摆开阵势,在各军的最南边,由南往北,依次是任忠、樊毅、孔范,萧摩诃的军队在最北边。

陈叔宝把这十万人梭哈了,希望一次性搞定隋军。

想法是好的,不过陈军所摆开的阵势南北长达二十里,首尾进退互不知晓。

可惜,人再多,没能形成合力。

“总管你看。”

来护儿指向陈军阵地。

贺若弼看完大笑:“陈军人数众多,却自寻死路,可惜陈叔宝不知兵,不然我们这点人哪里够他们打的。”

贺若弼在钟山上仔细观察后,和来护儿驰骑下山,与所部七位总管杨牙、员明、史万岁等将领率兵士共八千人,也摆好阵势准备迎战。

贺若弼立功心切,他这次进攻并没有得到杨广的命令。

来看陈军的表现。

首先是鲁广达。

鲁广达率领部下拚死力战,与贺若弼的军队旗鼓相当。

隋军四次被迫后退,贺若弼部下战死二百七十三人。

“怎么办?鲁广达骁勇异常。”

史万岁问计。

贺若弼想了想,下令士兵们放火烟熏作为屏障,如此才摆脱鲁广达的穷追猛打。

任忠、樊毅二部也是表现出色,他们的兵士获得隋军人头,纷纷跑去献给陈叔宝以求得奖赏。

贺若弼认为陈军骄傲得意,便下令反击,这次出击的对象是孔范。

孔范拍马屁还行,打仗是外行。

孔范的兵士与隋军刚一交战即败走,陈朝诸军望见,骑兵、步卒也一起纷纷溃逃,互相践踏不可阻止,死了五千人。

猪队友孔范带头跑路,任忠、樊毅、鲁广达全都被带偏了,只有边战边撤。

再看萧摩诃。

萧摩诃虽然豪气干云,毕竟是五十七岁的花甲之年了,其他队友跑了,他孤掌难鸣,萧摩诃力竭倒地,被员明俘虏,押送到了贺若弼跟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