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乡村文学>民国往事传奇之回忆录在线阅读 > 第65章 东威公园传统文化第二站 戏曲(第2页)

第65章 东威公园传统文化第二站 戏曲(第2页)

先秦(萌芽期)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的艺术样式之一。

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用来娱神的原始歌舞。

《尚书尧典》上说:“於!子击石拊石,百鲁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上也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日《玄鸟》,三日《遂草木》四日《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

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

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古希腊戏剧包括悲剧和喜剧,大约形成于公元前oo年、古印度梵剧形成于公元元年前后和中国戏曲形成于公元世纪的北宋被誉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

虽然相对于其他两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产生时间较晚,但是前两种古老戏剧文化已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继消亡,不复存在了,而中国戏曲尽管历经千载,几度兴衰沉浮,却至今仍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中后期(形成期)

中唐以后,中国戏剧飞跃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是经济高度展的结果,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并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

音乐舞蹈的昌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

教坊梨园的专业性研究,正规化训练,提高了艺人们的艺术水平,使歌舞戏剧化历程加快,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

宋金(展期)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到了元代(成熟期)

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

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世纪中期到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

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元杂剧不仅是一种成熟的高级戏剧形态,还因其最富于时代特色,最具有艺术独创性,而被视为一代文学的主流。

元杂剧最初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流行于北方。

元灭南宋后,展成为全国性的剧种。元代的剧坛,群星璀璨、名作如云。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艺术展和社会现实从两个方面提供了契机。

从艺术的自身展来看,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

恰恰此时的传统诗文,在经历了唐宋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衰微。

在有才华的艺术家眼里,剧坛艺苑是一块等待他们去耕耘的新土地。

从社会现实方面来看,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不仅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只比乞丐高一等,居于普通百姓及娼妓之下。

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会底层。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光阴、去寻求生路。

于是,新兴的元杂剧意外地获得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创作者。

元杂剧的剧本体制,绝大多数是由“四折一楔”构成。

四折,是四个情节的段落,像做文章讲究起承传合一样。

楔子的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这有点类似于后来的“序幕”。

元杂剧在艺术上是以歌唱为主、结合说白表演的形式。

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联成一个套曲。

全套只押一个韵,由扮演男主角的正末或扮演女主角的正旦演唱。

这种“一人主唱”可以极大地挥歌唱艺术的特长,酣畅淋漓地塑造主要人物形象。念白部分受参军戏传统的影响,常常插科打诨,富于幽默趣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音乐结构与戏剧结构统一起来,达到体制上的规整,这表明元杂剧的艺术成熟和完善。

再到了明清

明清(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展起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