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乡村文学>重生工艺强国 > 第57章 接受采访(第2页)

第57章 接受采访(第2页)

袁厂长讲完开场白,对面带队的张副主编也讲了一段话,“红星制药厂二车间深度技改项目完成后,消除了原来的废水污染,把美好的环境还给了厂区的左邻右舍,这件事情在社会上传开后,市领导非常重视,主管副市长责成市里的几大媒体对这件事情进行报道,我们迅跟厂里取得联系,感谢袁厂长为我们安排这次采访。”

一番客气寒暄之后,开始正式采访。

双菱日报的一位记者先提问:“听说你们的生产过程采用新工艺之后,完全消除了废水污染,请问袁厂长,这件事的可信度有多大?”

面对如此犀利刺耳的提问,老袁毫不犹豫地说:“这个说法的可信度是百分之百!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电视台的朋友不是带来了录像设备吗?采访结束后,我们可以带着媒体记者们去现场查看,让大家亲眼目睹,我们是不是真正消除了废水污染。”

“我是双菱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要问的问题是,你们这次采用的新工艺,在国内同行中,属于什么样的技术水平?”

袁厂长吩咐道:“这个问题让我们的方科长来回答。”

方翰民也不犹豫,“我们的加氢还原工艺,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中遥遥领先,在国际上也属于一流水平。”

“我是双菱电视台记者,我想知道的是,这么先进的工艺技术,是红星制药厂从国外引进的?还是自主研的?”

“完全由红星制药厂自主研,跟国外没有任何关系。”总工程师老夏回答的也很干脆。

“袁厂长,红星制药厂作为一家地方国营企业,能自主研出这么先进的技术,实在令人钦佩,不知道当初决定开这项技术的时候,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想法或打算?”双菱日报张副主编提出了更有深度的问题。

“张主编,对于你的问题,我还是要请方科长来回答,因为他的回答更专业,更全面。”

围绕张副主编的问题,方翰民用了十几分钟,从展趋势、技术进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随着形势的展,行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不通过技术进步建立竞争优势,企业展就没有希望。环保问题是企业展绕不过去的坎,与其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不如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从源头解决污染问题。”

方翰民的这番论述,对面的记者们似懂非懂,却听得津津有味,袁厂长和夏总,也从这番话中听出了新意。

“方科长,如此说来,你们这次采用的新工艺,是在你的主导之下开成功的?”双菱日报的记者问道。

这显然是个敏感话题,记者们就是喜欢刨根问底,但方翰民不会上套,“准确地说,这项工作是在袁厂长和夏总的亲自主持下完成的,我只是在他们领导下,做了点具体工作。”

袁厂长不在乎方翰民怎么说,因为加氢还原工艺本来就是方翰民一手开成功的,跟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方翰民如实回答,他也觉得无可厚非。不是老袁沽名钓誉,但他认为方翰民刚才的回答非常机智,说明这个年轻人情商很高。

老夏更没想到方翰民会把他们摆在前面,因为他在开始阶段是不接受方翰民的,即使到了后来,尽管他对方翰民的态度完全改变了,但也仅仅是为方翰民的工作提供了一点方便,他对方翰民的具体工作没有任何贡献。

记者们是局外人,他们对方翰民的回答深信不疑。

“方科长,你只是厂部下属一个职能部门的领导,怎么会想到这种事关红星制药厂全局的大事?这是否说明了你的思想境界呢?”双菱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的问题,也很有深意。

“哎哟,你言重了,什么思想境界呀!我们是技术科,职责所在就是向厂领导提供技术进步方面的建议,供厂领导参考,最终决策的,还是厂领导,我们最多当个执行者。”

“方科长这么低调,我们往下采访的话题,怕是不好展开吧。”刚才这位记者对方翰民的回答,显然不太满意。

不知这位记者是看不惯方翰民的少年老成,滴水不漏,还是不挖出点内幕新闻不罢休,反正他就盯住方翰民不放。

方翰民当然看出了这位记者的目的,他一如既往地沉稳,“你想多了,我不是故意低调,我说的都是事实。”

其他记者认为,正常采访没有必要深挖内幕,电视台记者岔开话题,“方科长说的没错,职能部门就是给领导提建议当参谋,最后执行领导的决策。我想问夏总,你们的新工艺除了解决废水污染问题,对产品本身能否带来好处?”

老夏坦言:“当初决定用加氢还原新工艺改造二车间的生产线,要考量就是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当然,借助于这项技术彻底消除废水污染,是我们更大的收获!”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