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乡村文学>琳琅600∪2 > 第51章 李氏古拳法一(第2页)

第51章 李氏古拳法一(第2页)

我最早进入到月儿的视野,她愣了一下后就朝我飞奔而来。我快走两步,一把将她拦腰抱起,顺势将含着她柔软的唇瓣,肆意地亲吻着。“坏人,快放开我,小妹还在那边呢?”紫月一边喘着气,气息扑打在我的脸庞,如香风沐淋,令人陶醉。

“都是成家的人了,怕什么?”我小声地嘟囔着,一边将一幅烙印着《出师表》的丝绢烙画着到她手中。我知道月儿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就是诸葛孔明,有时空闲时还会朗诵他写的《出师表》。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文章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也十分喜欢这篇文章,更喜欢静静地听月儿深情的朗读。这篇经典的文言文《出师表》,现被收录进了初中语文教材,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科书中的课文。

月儿新奇地盯着那片丝绢,我告诉她这是宛城的三大特色产品之一,它叫烙画。

宛城三宝,分别指的是:玉雕、烙画、《出师表》。中原宛城是诸葛亮的躬耕隐居地,这里出产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烙画,以及民族英雄岳飞手书的《出师表》碑刻。它们是宛城人引以为自豪的特产和文化遗产,所以将它们称为“宛城三宝”

“宛城三宝”是热情好客的宛城人民馈赠外地亲戚好友的贵重礼物。我的这幅就是此次参加小老表的婚礼前在宛城的初中同学所赠。

、玉雕

独山玉(宛城玉)产于中原宛城的独山,也称“宛城玉”或“中原玉”,亦称“独玉”。独山玉由于色泽鲜艳、透明度好等优点,跻身“中国四大名玉”之列。高档独玉的翠绿色的品种,与缅甸翡翠相似,故有“宛城翡翠”之誉。一般独玉主要用于雕琢各种陈设件以及手镯、戒指、项链等饰物。

宛城玉色泽鲜艳,质地比较细腻,光泽好,硬度高,可同翡翠媲美。德国人曾称其为“宛城翡翠”,苏联地质学家基也夫林科曾把宛城玉归属于翡翠类型的玉石矿床。据中原地质工作者的研究,探明宛城玉是一种蚀变斜长岩,组成矿物除斜长石外,还有黝帘石、绿帘石、透闪石、绢云母、黑云母和榍石等。经过显微镜鉴定,玉质含有多种蚀变矿物,[]蚀变作用以黝帘石化、绿帘石化和透闪石化为主。由于玉石中含各种金属杂质电素离子,所以,玉质的颜色有多种色调,以绿、白、杂色为主,也见有紫、蓝、黄等色。

、烙画

烙画亦称烫画、火笔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的铁扦代笔,利用碳化原理,在竹木、丝娟、宣纸等材料上作画,巧妙自然一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据史书记载,烙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到了光绪三年,才被宛城的民间艺人赵星重新现整理,并得以延续。“烙画王”的传说:西汉末年,宛城城里有一姓李名文的烙花工匠,是远近闻名的烙能手。无论是尺子、筷子、还是手杖、扇坠、经他一烙烫,各式各样人物、花鸟、山水,走兽等栩栩如生,跃然其上,精美绝伦,巧夺天工,人称“李烙花”为人忠厚,心地善良,老两口以烙花为营生在城里开了个门面。此外,方圆百十里若有集镇起会,他总要带些烙花品去凑热闹。有一天,“李烙花”在紫山边的一棵大树下小憩,(紫山今距宛城城西北约三十里)忽然有一慌不择路的男孩气喘吁吁地朝他跑来,“噗通”一声跪在他面前,说有坏人追杀。求他相助,这小孩不是别人,正是年仅十二岁的刘秀,被王莽追杀。“李烙花”急中生智,把刘秀扮作逃饭的哑巴,引到一块隐蔽的大石板面前,让他睡在上面,躲过了莽兵的追杀。临分手时,“李烙画”看他可怜,送给他一只精美的烙画葫芦作为盘缠,并嘱咐他一路多加小心。刘秀和“李烙花”分手后,风餐露宿,历经了千辛万苦。后来,刘秀起兵宛城,于公元二十五年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号称光武帝。此时身为帝王的刘秀并没有忘记昔日“李烙花“的救命之恩,差遣心腹携带葫芦暗中查访,找到“李烙花“后,即宣进京赐银千两,加封“烙花王”。并把宛城烙画列为贡品,供宫廷御用。从此,宛城烙画便蓬勃展,名扬四海。而当年刘秀睡过的大石板,人们后来叫他“刘秀床”。

据志书记载,清光绪三年(公元一八七七年),擅长绘画的宛城人士赵星在一次吸食鸦片时,烟隐过后,顿生画兴,以烧红的烟扦代笔在烟枪杆上烙烫作画,得一小品,喜出望外。继而又在其它木玩上施艺,均获成功。遂潜心钻研,久而久之,琢磨出一整套烙画工艺。其烙画作品也逐渐成为达官贵族之间礼尚往来馈赠之佳品。以至作为宛城的贡品进入清宫,一些烙画上品颇受皇亲国戚的喜爱。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烙画已形成为一个特殊的手工行业,烙花品也成为宛城颇有名气的民间艺术品而享誉国内。

、出师表

提到《出师表》就不得不提及南阳武侯祠。

宛城武侯祠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原宛城城西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oo多年历史,是三国时期着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十年躬耕隐居地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也是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历史上着名的“三分天下”和“草庐对策”源地。

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白居易《咏史》“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等诗句表明早在唐代时期宛城卧龙岗武侯祠已成为一处着名的人文景观和人们凭吊先贤和陶冶情操的地方,有不少文人墨客都曾来此游览祭祀,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岗”,先后有众多国家高层领导人慕名前来参观过,为豫西南历史名胜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宛城卧龙岗武侯祠年被中原人民政府列为批中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oo年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o年宛城卧龙岗武侯祠荣获凤凰网友最喜爱的“中原十佳旅游景区”。

岳飞手抄《出师表》

南宋绍兴八年(年)八月,攻打金兵的岳飞路过宛城,谒诸葛亮武侯祠,有感而,夜不能寐,便亲自抄写了一份诸葛亮的《出师表》。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他书写的《出师表》碑刻拓印片。岳飞在“跋”中写道:“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现藏于中原项城市博物馆,是项城市博物馆重要文物之一。该碑是清末宛城镇守使田作霖(项城田老家人)利用岳飞手书墨本诸葛亮《出师表》双钩刻石制碑。该碑刻共块刻石组成,此外还有一对联刻石:“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系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之手迹。当时由宛城运回项城田老家。项城市博物馆于年征集保护。年在袁世凯行宫内(项城博物馆)建《出师表》碑廊,占地o平方米,碑刻源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南下路过宛城诸葛亮武侯祠,给一老道写的墨本。因战乱墨本流失。被袁世凯步父袁保恒在陕西督办军务时收藏,田作霖借之刻石,题跋明确(其他同类碑刻均无跋),系用拓本双沟刻石,故此碑刻极其珍贵。岳飞手书大草,苍劲有力,一气呵成,气势豪放旷达,经中原文物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中原重点保护文物单位,项城市博物馆之宝,每年前来观赏品吊者者万人以上。

“先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月儿将这幅珍贵的烙画托在手中,一边朗读起上面的烙文。

小妹不知什么时候也来到我和月儿身边,跟月儿一起朗读着这篇古文观止的《出师表》。

一众三人甚至把到手的古拳法一事都忘诸于脑后了。

喜欢琳琅视角请大家收藏:dududu琳琅视角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