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香菱小心翼翼地把剑收起来,李承乾又想起什么似的问道:“母亲,我让香菱通知你的,帮我找铁匠的事,有着落了吗?”
“嗯?”
长孙皇后愣了一下,蹙眉道:“有是有,就在制造局里,但你找铁匠做什么?”
“我那天逛制造局的时候,看见工匠们抬大缸很费力,就想着,能不能做几个滑轮,省些力气,提高生产效率。如果母亲再给我找一个木匠,陶匠,那就再好不过了。”李承乾撒谎不打草稿的道。
其实做什么滑轮都是其次的,他真正想要做的是火雷。
效果跟炸药包差不多。
但长孙皇后并没有因为李承乾想帮自己而高兴,反而面色严厉的训斥起了他:“承乾,母亲知道你天资过人,但你现在还是一个八岁的孩子,你的重点应该是学习,而不是这些奇淫巧计!”
说到这,又想起什么似的,摸着小胖子的脸道:“你看看青雀,他最近被好几位大儒老师夸赞,说他诗书贯通,文采斐然。你再看看你,有一个兄长的榜样吗?就你这样,还怎么。。。”
“哎呀母亲,我知道错了,您就饶了我吧,别再念叨我了,这样,我向你保证,下次老师考核,拿个第一回来!”
眼见长孙皇后念叨个没完,李承乾连忙拍着胸脯向他保证。
李泰闻言,小眉毛一挑,心说你拿第一,我拿什么?
不过,他却没有插嘴李承乾与长孙皇后的交流。
因为有了前几次的教训,他已经变聪明了,这次绝不会再强出头。
更何况,读书是他的强项,他相信自己绝不会输给任何人。
所以,他这次要狠狠的打李承乾的脸。
而长孙皇后听到李承乾的保证,则是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朝香菱吩咐道:“香菱,拿着我的令牌,将铁匠,木匠,陶匠,安排在承乾的小院里!”
“是,皇后。”
香菱应了一声,立刻照办。
李承乾则欣喜交加地朝长孙皇后行礼;“谢过母后!”
说完,直接就冲回了自己小院。
。。。。。。。
另一边。
太极宫,两仪殿。
原本怒气冲冲离开的李世民,又神色如常的走了回来,并且跑到魏征面前,主动道歉:“刚才,是朕的不对,以后不会这样了,你说吧,今后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臣。。。。”
魏征愣了一下,正打算开口,却听李世民又道:
“削减封王的事,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今日无论如何,都要有个结果!”
说着,扭头看向裴寂,淡淡地问:“裴司空还是不同意吗?”
“啊?这。。。。”
裴寂面露迟疑之色。
这时,却听封德彝接口道:“正所谓,阳关道,独木桥,陛下为什么执着削减封王啊?
汉景帝时,采用了晁错的主张,坚决削藩,可其结果呢?闹出个七国之乱!
其实太上皇的封王,根本不能与汉朝的藩国相提并论,朝廷与封王们争利,不足为论!”
“是啊陛下,以大唐现在的国力,所谓负担,也不足为论啊!”
“陛下三思啊!”
众臣纷纷附和。
房玄龄站出来道:“若论大唐现在的国力,封王们的负担,自然是能担得起的!”
“但是。”
说着,他又话锋一转,面向李世民道:“臣以为,现在要议论的是,天下初定,民间没有积累,要想增强朝廷的实力,又不增加百姓的负担,只能削减封王!”
“不错!”
长孙无忌附和道:“封王过滥,上不利朝廷,下不利百姓!”
“这。。。。”
封德彝看了眼裴寂,见裴寂不肯继续出力,轻哼了一声,再次接口道:
“孟子说,何谓曰利,仁义而已。我堂堂新朝,何必曰利?那天商议,陛下不也很以魏征所言仁义而为意吗?”
“呵!”
房玄龄笑了:“孟子不曰利,不是无利可说,而是重视大利,忽视小利。
什么是仁义?
说到底,还是为天下大利!
孟子不是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