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后,在对付漫天流贼中,有两个‘小人物’缺少兵源的情况下,无中生有,创造了保兵、社兵。
保兵,方世玉(可能是个保长或乡老)对付马守应的频繁劫掠时,靠自己声望联合乡亲御敌。
与保甲不同,他的兵是按人口分配,三丁出一兵,不管什么身份,家里人多就必须出多人。
家家当兵,人人护家。
组织起一支两三千人的队伍护乡,英霍山地方志只有三个字说效果:贼避之。
马守应在英霍山五年,到汝宁府劫掠多次,都没有消灭这支民间武装。
后来没法查了,大概是李自成横扫中原的时候,凭人数灭了。
在他之后,比他更出名的是另一个人,王燮,采用了类似性质的办法。
崇祯十四年、十五年,如日中天的流贼三次强攻开封。
李自成在这场化龙之战中完败。
第一次,李自成有点仓促,周王用他的名声悬赏军功,士气高涨,守住了。
第二次,开封只有三千临时拼凑起来的兵马,面对李自成气势汹汹的五十万人,周王再悬赏也不行了。
这时候天降英雄,县令王燮组织了一支新军。
社兵,家资每千两出兵一人(穷人也躲不过,合起来达到千两就必须出一人),越富则出兵越多。
开封有八十四坊(社),这些人因此叫社兵。
一共4200名社兵,大多是识字的人。
富家子、书生、宗室等被强征上阵,但战力却非常惊人。
流贼多次杀上城头,都被守军撵了下去,惨烈厮杀二十天,李自成最后无奈退兵,想登基的梦想被开封军民拒绝。
七千人的总兵力,最后死伤超过一半。
可惜朝廷已经失能,他们来不及享受荣光,就与开封同归于尽。
三个月后,李自成与罗汝才合兵,号称八十万人,第三次攻开封。
几十万人拿几千人没办法,死活攻不进去。
一下围了五个月,城中百姓宁肯饿死,也没人投降。
李自成耐心耗尽了。
竟然不分敌我,夜间掘开黄河大堤。
开封瞬间成为一片泽国,水深超过二丈。城中百姓睡梦中溺亡,就连城外佯攻的闯军,也被洪水淹死超过万人。
这狠心…
战前开封三十七万人,一场洪水过后,最终活下来三万人,不足一成,连零头都没有(真实的历史数据很恐怖,哎)。
化龙之战完败,开封再不可能作为国都登基,也让中原百姓对闯军失去亲近。
北直隶、山东、山西等地的义军纷纷回乡脱离闯军(交山农民军、鲁西榆园军就是这时候放弃与李自成合作了)。
不论是方世玉的保兵、还是王燮的社兵,都是没经过任何训练的百姓,甚至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战斗力却非常惊人。
一个严格按照人丁取兵,一个严格按照财富取兵。
除了护卫家乡、护卫亲人的动机。
他们没有贵贱之别,没有高低之分,保证了公平。
这恰恰是明朝最缺的一项东西。
方世玉、王燮,看到了大明骨髓里的弱点,可惜改变不了大势。
留下一声唏嘘。
喜欢锦衣黑明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锦衣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