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扫婆子已到了,问了好默默在前院做活,他特地叮嘱说东家还在睡,今日起的晚,要动静小一点,然后又回卧房看了看,给炭盆添上炭,在李婶若有所思的目光中带着占勇坐马车出了门。
八月中旬的天气寒凉,一早一晚尤甚。
温以良却精神奕奕,兴致颇好与占勇一路聊天,二人赶在辰时中到了县城。
今日培训班照常上课,乌泱泱的一片学生早就到了,完成了早读,此刻正坐在学堂里听讲。
学堂墙上挂着一幅易老亲笔题的字勉励学子,瘦金体苍劲有力,写的乃是: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温以良站在外面看了看,惊讶发现此时站在堂上讲课的竟然是楚九郎。
课堂开头是全体学子必须诵读一段前人寄语,用以警醒所有同仁,这也是温以良的建议。
四百人齐声诵读的声音整整齐齐,直破云霄:“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讲堂上年轻稚嫩的少年神情肃穆,板着脸站在堂前授课,下面坐的都是年纪比他大了一轮还不止的学生。
但此番景象却无人敢质疑。
因为早在几日前,就有人见楚九郎初来乍到年纪轻轻被任命为助教,很不服气,扬言要当众与他辩证。
温以良看热闹不嫌事大,干脆组织了一场即兴辩论赛,辩题由易老出,说好三局两胜。谁知接连三场下来,对面换了不知几位学子,皆被怼得哑口无言。
从那之后,楚九郎就成了学堂年纪最小的一位助教。
堂上先生教的认真,堂下学生听得入神,这情景怎么看怎么诡异。
温以良叹了口气,随手问捧着策论经过的蔡大方:“季大夫人呢?我记得今日本是他的课。”
蔡大方尴尬挠头,“昨夜研究解剖图研究得太晚,几位大夫兴致来了喝了几杯,现在应当还没醒。”
温以良感到头疼,不用问都知道是谁带的头。
这群雾谷出来的大夫什么都好,学识渊博技术过硬,就是不耐烦为人师,老是找借口把课扔给楚九郎。
虽说楚九郎也是少年天才,肚子里确有真才实学,有能力担任授课先生,但能跟想不想可是两码事。
想到这里,温以良对课堂间隙看过来以眼神询问的楚九郎点点头微微笑了一下,心里想的却是这雾谷之主嫡亲的外孙虽看上去老成持重,板着张脸显得严肃认真,但实际上也太好说话了吧?别人推给他的事也不知道拒绝。
表面上看着像个冷冰冰的雕塑,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这小孩根本就是个圣母大善人。
这不,近几日就有几个学子那准了他的性子,课上了下逮着他请教,也不管是不是别人家独门秘籍想到什么问什么。
而楚九郎这位小先生别人问什么答什么,来者不拒,毫不藏私,都快把雾谷传承多年的秘技倒干净了。
虽说陈谷主不介意,但他就是见不得这小孩被这么欺负。
他心里是把楚九郎这小孩当弟弟看待的。
嗯,还得想个办法整治下这种风气才行。
关于楚九郎本人,他跟易老私下谈论过,一致认为假以时日他一定能成长为一位宅心仁厚医术高明的神医。
早上的课程进行了一半,温以良找到后院的夫子寝室把季大夫揪了出来,让他自己去讲,好歹把楚九郎解放出来。
小孩出来时还客客气气跟他说谢谢,听的他有一种莫名负罪感。
晌午过后易老拉着他商议旬考的事情。
培训班一旬一考,考不过的可以补考一次;若再过不了,就要卷铺盖走人。
但是对应的,对于能考到前三名的学子奖励也很丰厚,除了银钱奖励,最终被判定表现优异者还有可能会被举荐到其他地方上的官府当医官,从此前途坦荡。
因此班里人人都很上心。
但这里面最卷的当属温氏医馆来的几人。包括蔡大方、刘大牛、张三郎、还有后来招收的来自温家村的医徒。
温以良知道学堂里有几位年纪大些的大夫自恃经验丰富,隐隐瞧不起其他几位伙计出身的医徒;医徒们也不甘示弱,就等着旬考时一见高下。
作为培训班的医长,温以良在开班前就说过,各位来到此处后不以经验论高低。
所有进了培训班的都要丢弃以前学过的知识,重新接受全新的知识体系。
说来简单做来难,能做到的还是少数。
温以良不求他们各个都能像末世前的急诊科医生一样全能高效,但至少要能做到准确诊断及时救治。
跟易老确认了考核内容和时间,温以良没顾得上用午食就急匆匆要往家里赶。易老可能看出了什么,取笑他有了夫郎就忘了老友,怕不是以后要被夫郎管得死死的。
温以良挑眉一笑,坦然认了,倒叫他哭笑不得。
路过林水镇的医馆时温以良拐进去‘住院部’瞅一眼,想问问这两日可有棘手的病患,不想竟在此地看见了姜老。
他还真是闲不住,书院的事忙完了有事没事就往温氏医馆跑,老想碰运气看能不能再遇到愿意接受开膛破肚的病患,亲手实践。把章大夫和欧阳许弄的哭笑不得,不过内心还是很欢迎他的。
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姜老。有他坐镇,医馆慕名而来的豪绅们可太多了。
医馆在温以良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对贫穷老百姓向来是能少收银子就少收;对于有钱的豪绅向来不手软,什么药材好用且贵用什么,收银子毫不客气。